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十五)寿宁寺
寿宁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大白塔北侧,始建于宋代,原名落佛寺,明代改为现名。寺庙规模虽不大,但建筑精巧,布局合理。
寿宁寺的山门小巧别致,进入山门后,可见天王殿内四大天王神像威严耸立。大雄宝殿是寺内的主要殿堂,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佛像,佛像雕刻细腻,神态安详。寿宁寺在历史上与五台山的佛教文化展紧密相连,曾是众多高僧讲经说法的场所之一。寺内还保存有一些珍贵的佛教文物和古籍,对于研究五台山佛教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寿宁寺地理位置优越,临近五台山核心景区的多个着名寺庙,游客在游览周边寺庙的同时,也常来此参观,感受这座古寺的独特魅力。
六、民俗风情
(一)五台山骡马大会
五台山骡马大会是五台县历史悠久且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最早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每年农历六月十五前后,大会在台怀镇举行,会期长达一月之久。
大会期间,来自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的客商带着骡马、牛羊等牲畜以及各类农副产品、日用百货齐聚于此。这里不仅是牲畜交易的场所,更是民间文化交流的大舞台。大会现场,各种传统手工艺品琳琅满目,剪纸、刺绣、面塑等民间艺人现场展示精湛技艺,作品造型生动,色彩鲜艳,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同时,还有精彩的民间文艺表演,如晋剧、北路梆子等戏曲演出,演员们的精彩唱腔和表演,引得观众阵阵喝彩;锣鼓、秧歌等表演热闹非凡,表演者身着鲜艳服饰,随着鼓点舞动,展现出当地百姓的热情与活力。五台山骡马大会已成为展示五台县民俗文化和地方特色的重要窗口,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商人前来参与。
(二)五台赛戏
五台赛戏是五台县独特的民间戏曲形式,是中国古代戏剧的“活化石”,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赛戏表演多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庙会期间进行。
赛戏的表演形式古朴,以说唱为主,表演时演员们头戴面具,身着传统戏服,表演动作粗犷豪放。其内容多取材于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如《姜子牙封神》《唐僧取经》等。赛戏的音乐伴奏简单,主要以锣鼓等打击乐器为主,节奏鲜明,极具感染力。五台赛戏的传承至今,保留了许多古代戏剧的表演形式和艺术元素,对于研究中国戏曲的起源和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当地百姓对赛戏有着深厚的感情,每逢演出,村民们都会早早聚集,共同享受这一传统艺术盛宴。
(三)五台面塑
五台面塑是五台县传统的民间艺术,也是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塑艺人以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加入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在五台县,面塑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春节时,人们会制作各种寓意吉祥的面塑,如“枣山”“面鱼”等,“枣山”象征着生活甜蜜、步步高升,“面鱼”寓意着年年有余;在婚丧嫁娶、婴儿满月、老人祝寿等重要场合,面塑更是不可或缺。婚礼上的“龙凤呈祥”面塑,造型精美,色彩艳丽,表达对新人的美好祝福;老人祝寿时的“寿桃”“八仙”面塑,栩栩如生,祝愿老人健康长寿。五台面塑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风格,体现了当地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四)五台佛乐
五台佛乐是五台山佛教寺院僧人在举行佛事活动时演奏的音乐,在五台县流传千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佛乐的曲调丰富,包括诵经调、赞佛调、法器调等,其风格庄严肃穆、空灵悠远。
演奏佛乐的乐器主要有钟、鼓、磬、木鱼、笙、箫、笛等。在早晚课诵、法会仪式等活动中,僧人们通过演奏佛乐,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表达对佛法的虔诚和敬意。五台佛乐不仅是佛教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音乐旋律优美,节奏舒缓,融合了佛教文化与民间音乐元素,对研究佛教文化和音乐艺术的展有着重要意义。如今,五台佛乐也逐渐走出寺院,在一些文化交流活动中展示,让更多人领略到这一古老音乐的魅力。
(五)五台社火
五台社火是五台县传统的民间庆祝活动,通常在春节期间举行。社火表演形式多样,包括舞龙、舞狮、高跷、背棍等。
舞龙表演中,数人举着色彩鲜艳的巨龙,随着鼓点舞动,巨龙时而腾空而起,时而盘旋游走,气势磅礴;舞狮表演里,狮子活灵活现,通过跳跃、翻滚等动作,展现出狮子的威武与灵动;高跷表演时,演员们踩着高高的木跷,身着戏服,扮成各种人物,表演各种滑稽有趣的动作;背棍表演则是由成年人将儿童绑在特制的铁棍上,随着音乐节奏进行表演,儿童在棍上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犹如空中飞舞,令人称奇。五台社火表演热闹非凡,充满欢乐喜庆的氛围,体现了当地百姓对新年的美好期盼和对生活的热爱,吸引着男女老少共同参与和观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七、特色美食
(一)台蘑炖鸡
台蘑炖鸡是五台县的经典美食,选用当地特产的台蘑和散养土鸡为主要食材。台蘑生长在五台山地区,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具有肉质鲜嫩、味道鲜美的特点,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被誉为“蘑菇之王”。
制作台蘑炖鸡时,先将土鸡洗净切块,焯水去腥,然后放入锅中煸炒至表面微黄,加入台蘑、葱段、姜片、八角等调料,翻炒均匀后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经过长时间炖煮,鸡肉变得软烂入味,台蘑吸收了鸡肉的鲜味,汤汁浓郁醇厚,味道十分鲜美。这道菜不仅口感绝佳,还具有滋补养生的功效,是五台县餐桌上的一道硬菜,深受当地百姓和游客喜爱。
(二)五台万卷酥
五台万卷酥是五台县的传统糕点,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独特。它以精面粉、白砂糖、胡麻油等为主要原料。制作时,先将面粉和胡麻油混合揉成面团,醒一段时间后,将面团擀成薄片,抹上一层油酥,再卷成卷,切成小段,压扁后放入模具中压制成型。最后将成型的糕点放入烤箱中烘烤,烤至表面金黄酥脆即可。
五台万卷酥外观呈螺旋状,层次分明,如同万卷书一般,因此得名。其口感酥脆香甜,入口即化,甜而不腻。万卷酥不仅是当地百姓喜爱的茶点,也是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时赠送的佳品,承载着五台县的传统饮食文化和浓浓的乡情。
(三)高粱面鱼鱼
高粱面鱼鱼是五台县的传统面食,以高粱面为主要原料。制作时,先将高粱面用开水烫面,揉成软硬适中的面团,醒面片刻后,将面团搓成细长条,再揪成小块,用手搓成小鱼形状,放入蒸笼中蒸熟。
蒸熟后的高粱面鱼鱼色泽淡黄,口感筋道有嚼劲。食用时,可搭配各种卤汁,如西红柿鸡蛋卤、炸酱等,也可蘸着醋、蒜泥等调料食用。高粱面鱼鱼营养丰富,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是五台县百姓餐桌上常见的美食,尤其在冬季,一碗热气腾腾的高粱面鱼鱼,让人倍感温暖。
(四)五台豆腐
五台豆腐以当地优质大豆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制作过程包括选豆、泡豆、磨浆、煮浆、点卤、压制等多个步骤。五台豆腐质地细腻,口感嫩滑,豆香浓郁。
五台豆腐的吃法多样,可直接凉拌,加入葱花、香菜、辣椒油等调料,清爽可口;也可用来炖菜,如豆腐炖白菜、豆腐炖粉条等,豆腐吸收了汤汁的鲜味,味道十分鲜美;还能制作成麻婆豆腐、家常豆腐等川菜、家常菜,深受大众喜爱。五台豆腐不仅是五台县百姓日常饮食中的重要食材,也是当地餐馆的特色菜品,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品尝。
(五)五台莜面栲栳栳
莜面栲栳栳是五台县的特色面食,选用当地优质莜麦磨成的面粉制作。制作时,先将莜面用开水烫熟,揉成面团,稍作醒后,揪成小块,在光滑的石板上用手掌推成薄如纸片的长片,然后卷成圆筒状,整齐地排列在蒸笼中,上锅蒸熟。
蒸熟的莜面栲栳栳呈蜂窝状,色泽淡黄,口感筋道,富有弹性。食用时,可搭配羊肉臊子、西红柿卤等调料,汤汁浓郁的臊子渗入栲栳栳中,味道醇厚香浓。莜面栲栳栳营养丰富,富含膳食纤维,具有降血脂、降血糖等功效,是五台县的传统美食,也是游客到五台县必尝的特色小吃之一。
八、旅游指南攻略
(一)最佳旅游季节
五台县四季分明,不同季节各有特色,最佳旅游季节为每年的-o月。-月,五台县春意盎然,五台山景区内的山花开始绽放,漫山遍野一片生机,此时气候较为凉爽,适合踏青赏花,感受大自然的复苏。-月,正值夏季,五台县气候凉爽宜人,五台山平均气温在oc左右,是避暑的绝佳之地,游客可以在此躲避炎炎夏日,同时欣赏五台山壮丽的自然风光,参加各种民俗活动。-o月,进入秋季,五台县的山峦被红叶覆盖,色彩斑斓,如诗如画,此时也是五台山佛教活动较为频繁的时期,游客既能欣赏到美丽的秋景,又能感受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
(二)交通方式
外部交通
-航空:距离五台县较近的机场是五台山机场,该机场开通了多条国内航线,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主要城市。从五台山机场到五台县台怀镇,可乘坐机场大巴,车程约小时;也可选择打车或租车前往,打车费用约oo-o元。
-铁路:五台县没有火车站,游客可先乘坐火车到五台山站(位于繁峙县砂河镇),然后在五台山站乘坐前往台怀镇的班车,车程约小时,票价约o元;或者选择打车前往,费用约oo-o元。此外,也可先到忻州站或太原站,再从忻州或太原乘坐长途客车前往五台县,忻州到五台县的班车较多,车程约-小时,太原到五台县车程约-小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