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 第5章 晋中市寿阳县(第1页)

第5章 晋中市寿阳县(第1页)

在山西省中部,太行山西麓,晋中盆地东北边缘,有一座充满魅力的县城——寿阳。寿阳县域总面积o平方千米,南北最宽处直线相距约千米,东西最宽处直线相距约千米。全县下辖个镇、个乡,个城区、个行政村、o个社区,总人口约o万。

乡镇简介

朝阳镇

朝阳镇是寿阳县的城关镇,作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人口密集,商业繁荣。街道上车水马龙,各类店铺琳琅满目,既有现代化的购物中心,也有充满生活气息的农贸市场。朝阳镇交通十分便利,石太铁路、太旧高等交通要道穿境而过,为居民的出行和货物的运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镇上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朝阳阁,它始建于明正德十二年,是寿阳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飞檐斗拱,气势恢宏,见证了寿阳的历史变迁。

平头镇

平头镇位于寿阳西境,罕山脚下,是寿阳的西大门。这里地理位置重要,交通便利,是连接寿阳与外界的重要枢纽。平头镇的经济以农业和工业为主,农业方面,主要种植玉米、小麦、蔬菜等农作物,是寿阳县的重要粮食产区之一。工业上,有一些小型的加工厂,涵盖了建材、机械制造等领域。平头镇的自然风光也十分秀丽,罕山巍峨耸立,山上树木郁郁葱葱,是人们休闲登山的好去处。每逢周末,许多游客会来到这里,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南燕竹镇

南燕竹镇地处寿阳县中部,是一个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的乡镇。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良好,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高粱、谷子等,农产品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南燕竹镇的畜牧业也颇具规模,养殖着牛、羊、猪等家畜,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镇内有一些传统的村落,保存着古老的建筑和民俗文化,如一些明清时期的四合院,建筑风格独特,木雕、砖雕、石雕工艺精湛,展示了寿阳的传统文化底蕴。

松塔镇

松塔镇位于寿阳县东南部,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自然风光旖旎。松塔镇是潇河的源地,潇河蜿蜒流过,河水清澈见底,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增添了灵动之美。这里的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较高,是一个天然的绿色氧吧。松塔镇的经济以林业和旅游业为主,林业方面,主要种植松树、柏树、杨树等树木,木材资源丰富。旅游业也在逐渐兴起,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开了一些旅游项目,如漂流、徒步探险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宗艾镇

宗艾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春秋时期,这里就是重要的军事要塞。如今,宗艾镇保存着许多历史遗迹和古建筑,如宗艾古街,街道两旁的建筑大多建于明清时期,古色古香,充满了历史韵味。宗艾镇的经济以农业和商业为主,农业方面,种植着各种农作物,还展了特色种植产业,如中药材种植等。商业上,宗艾镇是寿阳县东部的重要商业中心,每逢集市,周边乡镇的人们都会前来赶集,热闹非凡。

景尚乡

景尚乡位于寿阳县西南部,这里生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景尚乡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蔬菜、水果等农作物。近年来,景尚乡积极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建设了一些生态农业园区,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采摘的乐趣,感受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景尚乡还有一些自然景观,如湖泊、山林等,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平舒乡

平舒乡地处寿阳县北部,是一个以煤炭资源开和农业种植为主的乡镇。这里煤炭储量丰富,煤炭产业是平舒乡的重要经济支柱。在农业方面,平舒乡主要种植玉米、谷子等农作物,同时也展了一些畜牧业。平舒乡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煤炭开采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在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展其他产业,实现可持续展。

羊头崖乡

羊头崖乡位于寿阳县西部,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这里自然风光独特,有许多奇峰异石和峡谷景观。羊头崖乡的经济以农业和林业为主,农业方面,种植着各种耐旱农作物,如土豆、豆类等。林业资源也较为丰富,主要种植松树、柏树等树木。羊头崖乡还有一些历史文化遗迹,如古老的寺庙、烽火台等,见证了这里的历史变迁。

西洛镇

西洛镇位于寿阳县南部,是一个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乡镇。西洛镇的农业以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等,经济作物有棉花、油料等。西洛镇的手工业历史悠久,以制作传统手工艺品而闻名,如剪纸、刺绣、木雕等,这些手工艺品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西洛镇还注重文化建设,每年都会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如民俗文化节、农民文艺汇演等,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温家庄乡

温家庄乡位于寿阳县东北部,这里地势较高,气候凉爽。温家庄乡的经济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农业方面,主要种植玉米、谷子、土豆等农作物,农产品绿色无污染。畜牧业以养殖牛、羊、猪等家畜为主,养殖方式以散养和圈养相结合,肉质鲜美。温家庄乡的自然风光原始而美丽,有大片的草原和森林,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天堂,人们可以在这里进行骑马、徒步等活动。

尹灵芝镇

尹灵芝镇是为纪念刘胡兰式的女英雄尹灵芝而设立的乡镇。这里承载着浓厚的红色文化,尹灵芝烈士陵园就坐落于此。陵园庄严肃穆,安葬着尹灵芝烈士以及其他在革命战争中牺牲的烈士。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和学生前来瞻仰烈士,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尹灵芝镇的经济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农业主要种植玉米、蔬菜等农作物,旅游业则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寿阳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夏代,这里就属于冀州,西周时属并州。春秋时期,此地为晋国属地,晋平公十六年(前年),将“昭徐祁”作为食邑封给大夫祁奚,为祁邑。晋顷公六年(前年),晋国将祁邑分置为邑,马(寿阳县南)属其一。战国时期,晋出公二十三年(前o年),晋国被分为赵、韩、魏三国,马归赵国。

秦推行郡县制,马为县,属太原郡。西汉时,马并入榆次,属太原郡,这种建制延续至东汉、三国时期。西晋太康年间,置受阳县,属乐平郡,永嘉后县废。北魏太平真君九年(年),徙其民于大陵城南(今文水县境)置受阳县,属太原郡。北魏孝昌末,朔州一度寄治于寿阳。

隋开皇十年(o年),于受阳故城置受阳县,隶并州。唐武德三年(o年),受阳县属受州。武德六年(年),受州州治移于受阳。贞观八年(年),受州废,受阳归并州。贞观十一年(年),改受阳县为寿阳县,因居寿水(今白马河)之阳而得名,此名沿用至今。开元十一年(年),寿阳县属太原府。宋代,寿阳隶河东路太原府。金兴定二年(年),寿阳一度属平定州,后隶太原府。元代,寿阳原属太原路(后为冀宁路)管辖。

明至清初,寿阳均属太原府。清雍正二年(年),改属平定州,直至清末。民国三年(年),寿阳属冀宁道,后直属于山西省。年,直属于山西省。抗日战争时期,建立了寿阳县抗日民主政府(称路北县政府),因将榆次县北境划入,又叫寿榆县。年,石太铁路以北建立寿东县(后称孟寿县)。在路北地区有寿西和寿东两个县政府,属晋察冀边区北岳区领导。年后,路北两县政府合并,原孟寿县所辖之孟县、平定地区划归原县制。年,路南、路北两政府合并,恢复了原县建制,归晋中行署第一专区所辖,同年在榆次成立太原市人民政府,辖十九县,寿阳归一专署所属。年月,寿阳县各界人民代表会成立。

年o月,寿阳县划归榆次专署(后为晋中专署、晋中行署)。o年,平定、昔阳、和顺三县的松塔、落摩寺、横岭三地区划归寿阳,县政府对全县行政区划作过一次较大的调整,原o个区调整为个区。年,从一区、四区、六区三个区内划出个行政村,组建了八区,区下设乡,全县共个乡。年月,寿阳县召开届人民代表大会。年,区制撤销,小乡划为大乡,共计个乡。年o月,寿阳从榆次市划出,恢复原县建制。年,属晋中地区。年,晋中撤地建市,寿阳县属晋中市所辖。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寿阳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脉络。这里是传说中老寿星的出生地,是中国寿星文化之乡、寿文化研究基地。同时,也是佛教华严宗李通玄大师的研修地、明末志士傅山先生的隐居地,清朝“三代帝王师”祁寯藻和刘胡兰式的女英雄尹灵芝烈士的故土。寿阳的文化资源丰富,拥有不可移动文物处、古建筑处,总量居全市第二。县内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处(龙泉寺、福田寺、普光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o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处;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o项。从远古文化到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再到红色文化,各种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寿阳丰富多彩的文化画卷。

历史人物

祁寯藻

祁寯藻(-),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息翁,山西寿阳人。他是清朝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元老,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世称“三代帝王师”。祁寯藻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在书法、文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风格独特,宗法二王,兼取颜、柳、欧之长,自成一体,被誉为“一时之最,人共宝之”。在文学上,祁寯藻着有《马农言》,这是一部关于寿阳农业生产的着作,对当地的农事活动、农作物种植、畜牧养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他还着有《簏山堂诗集》《勤学斋笔记》等作品,其诗文内容丰富,风格清新自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他的思想情感。祁寯藻一生为官清廉,正直敢言,在政治上主张改革,关心民生疾苦,为国家的稳定和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