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有一个小玻璃间,用于换鞋防止鞋子带进脏的土感染里面的土,童湛言入乡随俗套了鞋袋。
从里面看去要比从外面看大些,特别是整个大棚都并无柱子之类的阻碍物的情况下,就更显空旷。
童湛言没急着去看灯架,而是绕着大棚转起圈。
两百平,作为居所来说算得上是大平层,作为农田来说就有些局促了。
他现在有番茄、樱桃萝卜、小白菜、茄子、黄瓜、草莓和橘子七种种子,橘子暂且不提,其它六种下次播种他都准备种且准备都种它几百棵。
地方还是有点小。
至于具体要怎么划分这两百平,他得仔细想想。
绕完圈,童湛言停下脚步,抬头看去。
童湛言关了灯断了电,出去外面从小屋后找到梯子,然后爬上去看了看。
灯泡不止一种接头。
看得出来之前那房东也在光上下了些功夫,大大小小的灯泡密度挺高,但那些灯一看就是普通灯。
童湛言把几种灯泡分别拧下一个,又给每一种接头都从各种角度拍了照还录了像,这才下去。
他没急着回去,去工具间那边坐下,直接就上网搜索起来。
他第一次买的那落地灯是二手,店家都不是专业卖东西的,第二次那批灯的卖家倒是专业做灯具的,他直接就问起他们。
对方很快发来一堆参考资料。
童湛言粗略看了看,起身找起卷尺。
工具间里很多工具房东都没拿走,这些东西倒是值点钱,但除了用来种植其它时候也用不上,倒便宜了他。
找到卷尺,童湛言再次爬上梯子,测量灯泡距离地面的距离。
隔着防护罩在隔着大棚的玻璃顶,童湛言不清楚阳光里植物需要的成分还剩下多少,他不想去赌,所以准备直接不计全靠灯去补。
这就是件相当烦琐的事了。
就算撇去具体光谱数值不说,光是瓦数、高度以及地面能照到的具体流明的计算都够他头痛,流明和植物之间的关系那就更是够他纠结。
流明不是亮度,不是只要能照到就行,而是得根据植物的需求来定。
冬夏两季的植物需要喜欢的照度就不同,这直接关系它们能不能生长好。
幸运的是他现在这些种子都是能在春天种的,所以只需要有一个固定的数值就好,不然他还得根据季节分区域。
反复测量反复询问,等他抬头时,都已经是夜里九点多。
他午饭都还没吃。
明天就是周一,得上课,童湛言又跟店家交流两句后,赶紧回去学校。
终端他直接带回了宿舍。
除了灯之外也还有其它东西要先买。
古家镇守区域内。
下班,杨洪去食堂吃完晚饭后回去宿舍的路上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终端看了看。
童湛言的直播间依旧一片漆黑。
这样的情况从周六晚上童湛言采摘完就一直持续,到现在都已经一天多。
“搞什么……”杨洪有点不满。
不,相当不满。
那些小番茄可正在关键时候,一天的时间都够长大很多了。
童湛言该不会……
杨洪心底涌出一阵不好的预感,他想到上一批那五棵被童湛言残忍分尸的番茄,但想想他又放弃
第一批成熟的番茄通常状态都最好,但第二批成熟的番茄一般来说量才是最多的,童湛言那些番茄粗略估计最少都还能收个十斤。
童湛言一看经济情况就不太好,就算发疯应该也不至于在这时候发疯。
稍宽心几分,杨洪滑向评论区。
直播间一片漆黑,但下方的评论区却还能看见。
他昨天夜里留下的要不要建个群的评论已经有五六十条回复,爱吃鱼的小猫、仲夏疯好凉、想吃涮火锅这些人赫然在列。
杨洪加快脚步。
进门,找了地方坐下,杨洪立刻打开通信软件操作起来。
几分钟后,一个崭新的被命名为“受害者联盟”的群就出世。
杨洪把群号发到他自己那条评论下。
建群这种事一般都是由主播自己来做,稍大些的直播间更是会有专门的群管理进行管理,用以带动直播间气氛和响应活动。
童湛言这,别说群了,直播间管理现在都还没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