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湛言没去敲门,默默下了楼。
到达小楼,童湛言没急着进去大棚,而是搬了把凳子坐在院子里研究起种植基地和那份合同。
首先就是那种植基地。
童湛言上网搜索。
自知道价钱之后童湛言就一次都没去搜索过,毕竟他根本买不起,看了反而徒增烦恼。
大灾难之后他们就建起了防护罩,防护罩内温度、湿度都是最适合他们生存的,但这些对作物来说却未必。
所以很多人都觉得想要种活作物就只有一个办法,模拟出上古时期的环境。
这猜测自种子库启封就一直在,期间试图尝试的企业、研究机构无数,但因为财力上的限制,研究始终没什么进展。
大概是十年前,种植联盟、四大家以及十多家大型企业经由几年的商讨后,终于是决定联手做一次尝试。
那种植基地就是在那时候建造出来的。
环绕整座基地人工流动起来的河流,完整的地下水系统,模拟四季的气候控制系统,高低错落的地表,里面甚至还有五六座高矮不一的山……
它远比白老板告诉童湛言的还要大得多,如果全算起来,估计都得上千亩。
那已经不是一个基地,而是一个完全人造的巨大的世界。
然而一切都毫无意义。
基地刚造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充满期待,可种子种下去,收获却是和之前一样的惨淡。
接连试了半年都不行后,满含期待的众人都急了,纷纷帮忙出谋划策。
当时的负责人也确实做了不少尝试,可无论怎么试,那些作物始终要死不活。
作物种不活,那样大的一个基地每个月的运营成本却趋近百万,所以折腾了近六七年后,就算是有种植联盟和四大家参与,计划也不得不叫停。
半年后,基地被挂牌出售。
自挂牌它一次都没卖出去过。
毕竟十二亿可不是一般人拿得出来的,而拿得出来的在见识了之前的失败后,也不敢轻易再尝试。
看完大致资料,童湛言没忍住深吸了口气。
河流、温度、湿度……
这种程度的控制,机器本身的造价不提,光是电费每个月估计都得十多二十万,更何况后期的定期维护。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当初建造它的人把阳光的因素也考虑了进去,所以在大棚顶部建了灯架。
就是不知道灯泡能不能用。
如果不能,他就得再花钱去做这方面的补充,近千亩地,想也知道不会便宜。
昨晚那一千万到账的时候他还觉得那是一笔巨款,连夜路都不敢走,现在再看看,搞不好都不够买灯泡……
童湛言再深吸一口气。
他必须得亲自去看看。
研究完那基地本身,童湛言又仔细把那合同看了一遍。
合同一式两份,就如同清霁月说的,是买断制。
只要他签了字付了钱,那基地就是完全属于他的,没有第二个权利人也没有任何人可以插手他的事。
童湛言在末尾签了字。
放下合同,童湛言进了大棚。
茄子这些没什么变化,昨夜的采摘后那些小番茄看着倒有几分凌乱。
小番茄一旦熟起来那就快,一夜过去它们很多都又已经变红。
童湛言兑了点肥水,单独把那些小番茄浇了一遍。
控水也是相对的,总不能一直渴着。
忙完,童湛言上直播间看了看。
抽奖的报名他只开通了三个小时,现在早就已经结束。
最终参与抽奖人数足有十七万。
具体的中奖名单需要他主动点击开奖才会出来。
三个小时,十七万人的参与……
童湛言又看了一眼那最终参与人数后,有些头大的发了条公告,三天后周三夜里七点整,第二次采摘,开奖。
末了,他拿着合同回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