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瓜那片地的温度调上去后,怕出问题,童湛言接连几天每天早中晚都会过去看看。
傍晚,童湛言看完回去时,远远地就看见徐老一群人聚在小楼前那片空地讨论着什么。
一边讨论,他们还一边往地上看去,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童湛言把车停下后过去。
人群中间,地上,一棵倒伏的小草上是一道明显的车辙印。
徐老几人看见了那些草都会避开,不避开的只有一个人,童湛言。
童湛言哭笑不得。
稍晚点他再出门时,那棵草已经被移栽走。
第二天,童湛言去地里转了转。
移栽才结束半个月左右,但这次的移栽本身就持续了半个多月,所以算下来最先移栽的南瓜、玉米已经进地里一个月。
南瓜藤蔓已经快两米长,玉米也已经到胸口。
这两样这次每样都种了五亩左右,远远看去相当壮观,特别是那些玉米,又大棵数量又多,十分茂盛。
玉米没有掐花掐分枝的烦恼,倒是省了不少事,但那些南瓜已经到了可以打分枝的阶段。
那也代表新一轮的农忙再次来袭。
童湛言当天就做了安排。
他把住他农家乐的杨洪四十人叫了过来。
第一批量不多,两个小时就忙完。
童湛言趁热打铁,顺便让他们给整片地浇了次肥。
随着土地越来越多,浇肥已经成为一件相当麻烦的事,那占据接下去一整天的时间。
浇肥时,童湛言顺道去豇豆、黄瓜地里转了转,它们已经可以搭架子。
夜里,他再次下单了一堆支架。
这次他还定制了一批塑料卡扣。
卡扣搭架子不够灵活,但固定作物倒是挺好用,后期大、小番茄可以用。
仓库本来就有一批架子,童湛言没等,第二天就安排一群人先干起来。
宁琅东五人和杨洪他们早就已经是熟练工,并不需要童湛言说什么。
童湛言主要教了教后面来的那二十人。
他们把仓库里那些支架用完时,新的正好到货。
他们忙碌间,童湛言去了红薯地里,剪下一堆红薯藤。
红薯藤已经三十厘米左右,可以扦插。
架子搭完时,童湛言这边正好把藤蔓都剪好。
掐花掐叶搭架子宁琅东他们已经干了无数次,不稀奇,扦插却还是第一次。
童湛言只得开课,把原理和需要注意的地方都讲了讲。
一群人听得格外认真,徐老王老更是直接掏出终端记起笔记。
002。
直播间众人也是第一次见。
“连根都没有也能活?”
“每次看学长种植都觉得好神奇。”
“总感觉学长的红薯跟我认识的红薯不一样,而且这玩意不是上上批的种子吗?”
“就是上上批的,好像是学长特意去买的。”
“别人种绝种,学长又给生生拉回来……”
“楼上感动早了,学长早就说了,南瓜、玉米、红薯这三样主要就是种来喂鸡喂猪的。”
“别人种绝种,学长又给生生拉回来——喂猪喂鸡,我怎么感觉都听见它们的哭声了?”
“它们不会哭,会哭的只有我们,因为我们连猪和鸡都不如。”
“不是,这样也能种活的话,那新扦插的发新芽后不就可以再扦插……不就可以无限循环?”
……
同样的问题,基地中也有人想到。
“是可以的。”童湛言给予肯定的回答,“不过长期这样无性繁殖会导致品种单一退化,抗病性、产量也都会越来越差,所以最好还是定期重新育苗。草莓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