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响应李逸的战争动员令的,还是县衙的吏员以及衙役们,随后才是那些已经被李逸强行绑到船上的乡绅富绅们。
望着李逸阴沉的脸,以及一旁躺在地上不停哀嚎,甚至哀嚎声音都压制着的几位乡绅,众人终于明白了一件事实,那就是他们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于是,不管心里怎么想到,众人稀稀拉拉的应诺而去。
至于是不是真的诚心打算帮助李逸守城,李逸也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之前只是捐献一些粮食都不愿意,此时让他们与县城共存亡,这是不现实的。
不过李逸已经不打算采取之前那种凡事好商量的态度了,值此非常之时,就当用雷霆手段。
片刻之后,荠县上空就响起了急促的钟鸣示警声,钟声是从城内的兴觉寺传出来的。当初李逸从长吉县来到荠县剿匪之时,探查荠县内的情况,这第一站就是兴觉寺。
随后,李逸的声音借助县衙内的阵法扩散到全城。
“乡亲们,本官乃是荠县典史李逸,如今,白莲教叛军正朝着咱们荠县而来,从即刻起,全县进入战备状态,势必将这股来犯之敌阻止在荠县之外。”
“本官知道,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肯定会想着跑,毕竟荠县实在是没有什么太多的力量来防守,而往西边一躲,白莲教叛军难道还会追到山里,难道还会追到隔壁的长吉县?”
“是,大家是可以逃走,但是大家想过没有,如今咱们南平府其余三个县,包括府治所在的上虞县,全都在抵抗着白莲教叛军,这时候咱们荠县的人跑了,跑到了长吉县,长吉县的人会怎么看待咱们?”
“他们会说,看呐,就是这群贪生怕死之辈,在州府还在顽强抵抗之时,在兄弟县还在抵抗之时,这些人,就是这些人听闻白莲教叛军打来了,弃城而逃。”
“他们会指着你的鼻子骂,说你没骨气,说你懦弱!乡亲们,难道咱们荠县之人真就甘心让别人这么说咱们?咱们荠县在这山窝窝里,走出去本就让人看不起,难道乡亲们还打算在背上再背一道污名吗?”
李逸的话在县城各处响起,有些原本在收拾家当的百姓们听到后面的话,动作不自觉的就慢了下来。
是的,他们现在固然可以一走了之,可是之后呢,被别人戳着脊梁骨骂一辈子懦夫吗?他们的孩子难道也要被人指着脊梁骨说这就是懦夫的儿子吗?
长久以来,荠县因为地理原因,不仅是官员们不喜欢来这里,就是外来的百姓们也不愿意来。久而久之,荠县的百姓们在荠县这块土地上,就过上了得过且过的日子。
前任张县令还在之时,面对这个贪官的不断压迫,荠县人民有过反抗吗?没有,他们默默接受了。
如今,在听到白莲教叛军即将到来之时,他们又一次退缩了。
李逸的讲话还在继续。
“很多人可能是觉得咱们荠县守不住,所以打算‘逃难’,但是乡亲们难道忘了咱们南平府唯一一支成建制的精锐军队就在咱们荠县,那荠县城外的南平府千户所城,本官相信有不少去过。”
“现在,本官可以告诉各位,这支驻扎在咱们荠县的千户所军队,可是当年跟随夏公在东南沿海抗倭,将倭寇赶出去的夏家军。这是一支百战之军,有他们在,咱们荠县有什么理由守不住?”
“乡亲们,咱们荠县人,难道真就甘愿当那在别人眼中的懦夫、胆小鬼吗?荠县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应该守护我们的家园。”
顿了顿,李逸的声音再次响起:“从即刻开始,凡是愿意参与守城者,先到坊门登记,随后再有县衙统一安排。”
“从这一刻开始,咱们要为荠县正名,咱们荠县之人,不比其他人差,不比他上虞人差,不比他长吉县人差,不比任何人差!”
随着李逸话音落下,从县城城墙的四个角落开始出现明灭不定的波纹,荠县的守御大阵正式开启了。
因为是在晚上,普通百姓们或许看得还不真切,但是修出了劲气的修行者们全都抬头看向天空,看着那明灭不定的光幕一点点的向着中间靠拢。
兴觉寺,自囚于寺庙之内的圆觉大师双手合十,道了一声“阿弥陀佛”,随即将自己的两个弟子,觉悟与觉性叫到了禅房。
“当日我兴觉寺就曾被白莲教之人胁迫,如今白莲教叛军来犯,兴觉寺自当出自己的一份力,觉悟~”
“弟子在!”
几个月不见,觉悟和尚越的出尘了,身上的气息也越的深厚,如果此时李逸在这里,恐怕就会惊讶,这和尚身上,此时隐约散着八品的气息。
“你带领寺中修行有成之人前往县衙助李大人一臂之力吧!觉性~”
“弟子在!”
在一旁的觉性和尚同样气息越深厚,隐约也已经到了八品的层次。想当初,徐大哥作为先遣队上山来之时,这觉性和尚好像才入品吧,这么快就八品了,实在是“佛法深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什么?你说李逸当初来荠县之时都还没入品,如今也是八品了,哦,那只能说咱们的李大人天赋更好!
“你带领寺中的其他人下山一趟,听从县衙的安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觉性、觉悟相互看了看,随即双手合十,“是,师傅!”
随着李逸“全城广播”以及一系列命令的下,全县都好似上了条一般,一道道火龙在夜空中不断的在县城内穿梭。
城头之上,衙役以及已经招募而来的丁壮们将守城之物一件件搬到城墙上;城北街道,衙役敲锣打鼓宣布戒严和配给命令。
还有好几队由衙役以及部分修行者组成的火龙穿过几道城门,在县城大阵还没有彻底合拢之前,匆匆出了城。他们就是前往执行第三条命令之人,这些人,由徐肆徐大哥负责。其中,那位在赖家与李逸交手的王教头也在其中。
这位王教头原先也是不愿意跟着徐大哥的,虽然听从号令,但他觉得自己乃是入品,怎么能够听徐大哥这个其貌不扬之人的命令呢。
徐大哥没有客气,但也没有动手,七品的劲气波动如同海浪一般向着王教头袭来,随后王教头就妥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