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医少药的时代,有时候一场小小的风寒感冒,都可能演变成夺命利器。
结果检查下来,一家四口的健康状况,居然都不乐观。
平安爹和平安兄妹俩的情况还算好,都是长期饥饿导致的极度营养匮乏。
用老大夫的话来说就是,他给三人开些调理脾胃的药,后面一日三餐跟上,身体便能恢复过来。
说白了爷仨的毛病只要吃饱肚子就能药到病除。
有大问题的是平安娘。
老大夫皱眉道:“病人的身体,亏损得太厉害了,已经是老旧的丝瓜瓤子,表面看着完好无损,其实内里面已经是千疮百孔。”
他看了面前的几人一眼,沉声说道:“我再说句难听点的话,说不定什么时候,她这俱身体,就会像破了口的河堤一样垮掉,单看这个破口什么时候打开。”
老大夫医术好,人品也有目共睹,沈玉楼不认为对方在危言耸听,想多骗他们一些药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闻言,她眉头立时拧了起来,神情凝重地打量平安娘。
之前平安娘蓬头垢面,只能看出身形消瘦,脸颊边的颧骨高高耸起,并不能看出她气色如何。
如今洗干净了细看,她的脸色确实过于苍白了些。
尤其是唇色,带着点暗紫,且伴随着干燥无光泽的特征。
沈玉楼虽然不懂医术,但她上过生物课,知道这是气血无法滋养唇部组织的缘故,也就是老大夫口中所说的气血亏损。
不过好在气血亏损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吃就是了,有钱就能补回来。
……应该是这样的吧?
她将自己的理解说给老大夫听。
老大夫打量她一眼,惊奇道:“小娘子还懂医理?没错,这确实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就是气血不足的毛病,吃些滋补品,好生调理些时日,不说恢复如初,至少能保她性命无忧。”
沈玉楼闻言松了口气,说道:“太好了。大夫,麻烦您给开方子吧。”
老大夫却没有急着提笔开方,而是先口述道:“药方中需要用到一整株的老参,价格可不便宜呢。”
“……多少钱?”
“三百两银子一株。”
“……”
确实不便宜。
沈玉楼心中咋舌,这还只是一株人参的价格呢。
可是一张药方中,不可能只有一种药材,算上其他药材,老大夫开出来的药方,一般人家怕是还真扛不住。
这也是老大夫不急着开药方的原因。
见沈玉楼蹙眉不语,老大夫也没问她药方还要不要开的话,只在心底暗暗叹息富贵病生在了穷苦人身上。
连吃饱肚子都成奢望的穷苦人,哪还有钱去吃那些昂贵的补品啊。
老大夫摇摇头,同情地看向平安娘,心里面已经开始琢磨能平替的廉价药方。
天下的穷苦人太多太多了,他帮不过来啊。
平安娘的听力有问题,听不清楚几人说了什么。
但是看见老大夫叽里呱啦说了一通话,主家娘子面色凝重,丈夫和一双儿女则是齐齐变了脸色。
小闺女更是抱住她胳膊,眼泪哗哗往外流,她便知道自己情况不好。
她没做任何犹豫,咬牙推开女儿,起身就往往冲。
医馆的对面就是一条穿城而过的护城河,据说河水极深,能走三层大货船的深度。
而平安娘的目标就是那条河。
这是要跳河寻死啊!
沈玉楼吓一跳,电光火石间急伸出去的手,也只扯下了平安娘的半截袖子。
而这会儿,平安娘已经冲出医馆,直奔那条深河,眼看就要一头扎进河里去。
偏偏平安和他爹都还愣愣地没回过神,就算他们这时回过神再冲出去,也来不及了。
沈玉楼立马往外飞奔,一边跑还一边扯开嗓子大声喊道:“快!快拉住那个穿蓝袄子的大婶!赏银一百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这话还真没说错,沈玉楼的话音还没落地呢,人群中便蹿出一个身形挺拔的年轻男子,一把抓住了平安娘的胳膊。
平安娘跑不动了,急得对那年轻男子又打又踢,嘴里面还哭喊道:“放开我,让我去死……我得了重病,我活不了,我不想连累家里人啊!”
大概是因为听力有问题的原因,平安娘的嗓门极大,活像个高分贝的大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