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越是风平浪静,其后隐藏的东西越是恐怖。
这种宁静美好到让人窒息的情况,更是可怕之极。
若是不早作安排,恐怕这一片平静被打破的时候,便就是大祸临头的时候了。
当然,若是受不了这种压力,自乱了阵脚的话,那么死的就会更快。
故此,在这种情况之下,林家和余家除了日常的联系,明面上便也就没有什么过多的举动。
当然,暗中该安排的事儿是一件没少的。
要在太子和七皇子的争斗中显出头来,又不能做得太明显,这绝对是个对人要求极高的高智力烧脑的活儿。
好在,这个联盟里头的人,智商都不算低。
林如海和余太傅在翰林院那么个清闲的地方呆着,虽然官职是低了些,但偶尔也能进宫一两回。最重要的是,消息也绝对不闭塞——但凡有个什么大事儿,总是要有风声传出来的,翰林院就戳在那里,怎么都不会收不到消息。
且因着他们俩的官职低,事儿不多,这两个昔日的大忙人倒是有了更多的时间坐下来喝茶聊天,探探人生——至少在外人眼中,这两位已经算是成为了亲家的昔日的科举学霸、旧年的官场大佬,现在已经提前享受起了半退休生活。
这些事儿,自然有眼线去报给了皇帝老爷和其他盯着这两家的人知道。
不只如此,为了将事儿做的更加逼真,代钰和余泽见面的时间也多了起来。
毕竟,对外的官样文章的说法里,这余泽可是代钰亲自考校挑选出来的夫婿,那怎么着,也要表现出些与众不同的待遇不是。
因着这种考虑,代钰和余泽便也多见了几次面,商量了几回这些事儿之余,实在没有什么话说的时候,也约着一起喝喝茶。
余泽年纪虽然不大,却已经准备进学,说是过了年就要下场试试。故此有一大半见面的时候,他是自己拿了一两本书在看的。
还有的时候,林家小弟也来凑趣儿,甚至还带着甄士隐,他们两个真·学霸、一个老学究还会讨论些功课上的事儿——这些是代钰都无法提供给小弟,是只有要走科举路子的男人们才会有的共同话题。
更多的时候,两个就静静坐上一两个时辰,喝着茶,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并没有过多地交谈。
代钰自来话少,沉默的时候居多,虽然余泽也并没有说什么话,但是代钰却觉得,有他在身边儿,挺省事儿,也算是个靠得住的伙伴。
当然,这么一来,于代钰的名声便就多少有了些妨碍。不过林如海不以为意,代钰更是完全不在乎,余家的态度也很是诚恳,都知道这是林家为了这个联盟做的牺牲,已经暗暗存了不管日后如何都要将代钰迎娶过去的心思,所以对于两个孩子走动得勤了些这个事儿也并不觉得怎么样。
只有贾敏听着这个消息,想到那日林如海给她隐约提过的这个亲事的真相,因着担忧代钰日后被余家的人看轻而偷偷哭了好几回。
后来见着余泽来家中对谁都是以礼相待。为了避嫌,每次见代钰都要抓了林家小弟一起,看着也是个有心的孩子,她便就慢慢放下了心。愈发觉得这个余家的小公子十分出色,厮配女儿黛玉也是可以的,倒隐隐有些舍不得将来将这个婚事作废了。
代钰对贾敏的情绪多变,已经很是习惯了。她也知道贾敏担忧的是什么。不过,因着常年扮演安慰母亲的角色,费了不少劲儿也并没有什么效果之后,她便已经慢慢对这些事儿采取冷处理了——事实证明,对于贾敏这种性格来说,你放着不管,她自己想想反而会想通。
几回下来,代钰便就不怎么管她的情绪了。
身体的事儿,自然是一天不拉地调理着的——要不以她那个性子,恐怕早就忧思过甚病死了。
但是情绪的事儿,有的时候真的劝不过来。
特别是最近这种多事之秋,更是没法子劝了。
贾家那一位元春娘娘才封了贤德妃,正是风头正劲的时候。听说这几日会有个恩典,可以出门省亲,故此贾家已经开始准备筹建个什么园子来接驾了。
代钰知道这大约就是原著里头大观园的那一截儿剧情,但是鉴于她已经将十二钗给搅和的乱七八糟,即便修起了园子,恐怕也没有了原著里众姐妹一起同住的盛况了。
不过即便没有了她们这些小姑娘们的戏份,但是这于大局上也并无什么大的影响。
只要有贾元春省亲的这个事儿,便就还是会造成十分轰动的效应的。
这代表着太子一派如日中天的气势,也代表着贾家无上的荣耀和重塑昔日先祖辉煌的可能。
对于这个事儿,曾经身为贾家一份子,还备受当年老国公宠爱的贾敏自然是十分高兴的。
不过,她虽然为娘家高兴,却也更是为了自家老爷和闺女担忧。
林家和余家结盟,共同支持十六皇子的事儿,林如海和代钰都没有跟贾敏说。
但是没说,却不代表她不知道。
她不是傻子,看着林家和余家过往甚密,但却并不通过最简单的两家夫人交好的方式进行,而是绕远通过老爷们甚至姑娘和哥儿的交往来操作,就知道这个事儿必定不简单。
再往朝堂上的事儿一想,就算不知道他们跟了十六皇子,也知道他们必定不是太子一脉了。
这个事儿,在她看来,就是挺不能理解的了。
她同娘家贾家一样,其实也倾向于太子一派的。
毕竟,在寻常的观念中,太子是嫡子,又是万岁爷亲自教养出来的储君,将来继承皇位,那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事儿。无论其他的皇子再怎么厉害,可太子比起他们来也怎么都要更加名正言顺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