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恩仪缓缓摇了摇头,目光依旧平视着前方那个在台上侃侃而谈的身影,声音淡得听不出情绪:“没有。科研允许质疑,这是好事。”
她的话说得云淡风轻,只有她自己知道,说出这几个字耗费了多大的力气。
台上的林晚,似乎对会场的反应十分满意。
她有条不紊地展示着自己的优化方案,并宣布安氏研究所已经根据新的理论,成功研出了规避这一缺陷的二代材料。
分享结束,她微微鞠躬:“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掌声稀稀拉拉地响起,气氛依旧尴尬。
在接下来的提问环节,一个来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年轻研究员站了起来,他扶了扶眼镜,语气锐利地问道:“林主研,我承认您的数据非常详实,结论也令人震惊。”
“但您刚才展示的理论推导过程跳跃度很大,恕我直言,更像是一个已经得出了结果,再反向拼凑的证明。您能将其中最关键的熵增临界值的计算过程,完整地展示一遍吗?”
所有人都看向林晚,看她如何应对这个尖锐的刁难。
只见林晚非但没有丝毫慌乱,反而露出了一个果然如此的笑容。
“这位先生问得非常好,这正是我接下来想补充说明的一点。”
她转身,看向坐在第一排的林勒希,对他微微点了点头。
“那就让我们研究所负责给出数据支持的研究员来解答你的疑问吧。”
话音落下,林勒希站了起来。
他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睛却亮得惊人。
在全场的注视下,他一步步走上台,接过林晚递来的电子笔,没有说一句话,只是沉默地将自己的平板电脑连接到投影仪上。
巨大的屏幕上,瞬间出现了一个空白的演算界面。
林勒希开始动了。
他的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划动,一行行复杂得令人眼花缭乱的公式,如同行云流水般倾泻而出。
整个会场安静得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看着那个清瘦的少年,以一种近乎炫技的方式,徒手构建起一座宏伟的数学宫殿。
陆恩仪的心,一点一点地沉到了谷底。
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林勒希在科研上的天赋有多么恐怖。
当年,正是她现了这份天赋,才一步步鼓励他接受复建并成为了自己的学生。
她教他,引导他,把他当成自己的亲弟弟一样看待。
而现在,他正用她所教会他的一切,作为一把最锋利的剑,刺向自己。
五分钟后,林勒希停笔。
屏幕上,最终的推导结果,那个精准到小数点后四位的临界值,清晰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与林晚ppt上的数据完美吻合,分毫不差。
整个过程无懈可击。
林勒希没有去看那震撼全场的结果,他缓缓转过身,掠过所有人,目光穿过昏暗的会场,精准无比地落在了陆恩仪的身上。
那个曾经看到她会羞涩地低下头,小声叫老师的少年,此刻,眼神清冷,带着近乎残忍的平静。
他拿起麦克风,清越的声音通过音响,传遍了会场的每一个角落。
“陆教授。”他称呼她,如此生疏。
“您是带我进入这个领域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