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分两路,一路由杨广亲自带领,另一路走水路。
出征前,隋炀帝还下了两条军令,一是所有行动必须上报,将领不得私自下令。
二是一旦高句丽投降,便不能在打,要安抚百姓,体现大隋之仁,还设了抚慰使一职业,监督此事。】
【朱棣】:如此君王,将领士兵白送性命
【嬴政】:对敌人仁慈,真“明”君。
杨坚已经不想再说什么,就冷冷的看向太子杨广。
【经过奋战,隋军一路杀到辽东,大败敌方将军,眼看对方投降,隋军继续要攻城,后方却鸣鼓退军。
将领错愕,不知为何,原是抚慰使传皇帝令,对方投降,不得再打。】
【无奈之下,隋军唯有退军,不想对方乃是诈降,隋再次进宫,对方再次投降,抚慰使又下令不得进攻。】
乐瑶放了一个动画,一个小人举着旗,我投降了,我又不投降,我又投降了,你打我呀,有本事打我呀!
【隋军哪里禁得住如此折腾,于是派人去请命隋炀帝杨广,但隋炀帝不但没怪罪抚慰使,还痛斥了前线将领,一下隋军士气大败。】
【杨广一看不行,又亲自上阵,下了一条他自认为很好的军令…】
【隋炀帝下令,让三十万大军和水路大军夹击高句丽,将领劝阻,若高句丽断了隋军粮草,后果不堪设想。
隋炀帝杨广一拍脑袋,这容易呀,背着粮草走呗。
士兵的盔甲本就沉重,再背上粮食,怕不是还未开战就累死,于是为了保命,士兵一路上偷偷的丢弃粮草。
如将领所言,高句丽果然断隋军粮草。
这一战,三十万人只回来不足三千。】
【第一次征战高句丽,隋军元气大伤,但事不过三月,隋文帝再次二战高句丽。
刚经历了大旱的百姓哀声载道,本就没粮食吃,还要做民夫干苦力给士兵送粮食吃。】
听到隋炀帝杨广仅仅三个月就出征高句丽,朱棣和嬴政都沉默了。
三个月,什么样的王朝经的住如此折腾。
【可惜隋朝后院着火,杨素之子杨玄感造反,隋炀帝杨广不得不撤兵平定乱贼。】
隋殿。
杨素听神迹提及自己的长子杨玄感造反,立马跪下。
“陛下,臣立马回去弄死那个孽障。”杨素出了一身冷汗。
他长子素来忠良,如何会干出此等糊涂事来。
“若儿臣真如此昏庸,杨玄感造反的对!”杨广随之应和。
被杨广应和的,杨素满头大汗,“臣绝无此意,无论何时造反都是不对,都是罪该万死!”
杨素似乎忘了他家主子,当今的皇帝隋文帝杨坚是怎么得的天下……
杨广掩住眼中狠厉,自己不好过,这老匹夫也别想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