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光宅元年八月,裴炎已然有了逼宫的想法。
最后,好巧不巧光宅元年九月,李敬业造反的谋臣还是大臣裴炎的外甥,并且面对造反,大臣裴炎并没有要打的意思,反而劝武则天还权。
补充一点,在为大臣裴炎求情的大臣当中,有一位手握重兵的程务挺。】
秦
“大臣裴炎的确必死。”公子扶苏感叹,他把自己代入了武则天的处境,以上位者的角度来看裴炎。
或许在后世之人眼中大臣裴炎是被武则天害死的忠臣,但是作为帝王角度,他的确是该死。
试想一下,有那么一位大臣,八月的时候他便有造反指之心,九月的时候他的外甥直接造反,而此时该大臣不但不想抵抗,还开始逼权。
更可怕的是,他的同盟之中有掌握兵权的同僚支持。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可以说裴炎之死在他打破唐高宗李治构建的权利平衡后已然注定。
咱们先抛开对武则天女性身份的这一滤镜,单从皇权和臣权角度来看。
裴炎之死,不过是皇权和相权之争的失败结局而已。
武则天只是做了一个君王的常规操作而已。】
听到这,唐高宗李治的眼神一暗,神迹再次提到了他不想承认的事实,李唐江山的确被武氏所篡,且自己正是罪魁祸首。
唐高宗李治终于明白后世为何对自己的功绩避而不谈,反而对自己肆意的抹黑后世之人是在怨恨自己放权于武则天。
唐高宗李治再次看向武则天,眼中已经是毫不掩饰的杀意,两人虽多年夫妻,可是在权利面前连父子都没有,夫妻之情算什么。
武则天淡然的迎上唐高宗李治带着杀意的眼神,无半分躲避。
“篡唐江山,陛下可留武家后人。”武则天大大方方问唐高宗李治。
听自家母后如此直言,吓的李旦和李显两人屏住呼吸,他们想不通他家母后怎么敢当着他家父皇的面说“篡唐”二字。
和神迹所述的历史不同,这个平行世界里的唐高宗李治不但杀了自己的儿子李贤,并且以各种理由屠了武家满门。
如此行径让朝中大臣一度以为唐高宗李治要废了武则天,但唐高宗李治不但没有废了武则天,反而愈发放权于她。
唐高宗李治是斩断了武则天所有的退路,防止外戚专权。
而武则天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丝毫阻拦,不得不说,二人真的很像。
听武则天此言,唐高宗李治收敛了眼中的杀意,继续听神迹所述。
【这场抗衡的结果是武则天大胜,大臣裴炎和支持他并手握兵权的程务挺皆被处死。
随着裴炎的倒台,朝堂的形式再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武则天迅速的把丞相班底彻底换成了她的人马,朝堂的权利终于全部握在了武则天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