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万万没想到大将韩游病逝,而李晟和马燧的意见不和,马燧觉的可以接受吐蕃的求和,而李晟一直主张联合回纥打击吐蕃。
前面说过,唐德宗李适一直对回纥有怨念,因此他采纳了马燧的意见,同意和吐蕃讲和,并且罢免了李晟的军权。】
李豫不由的叹气,他这个儿子终究太小心眼,为君者怎能以自己的个人恩怨影响决断。
李适听此,又干脆利落的打了自己一个耳光,他下定决心,只要听到自己犯错便打自己一个耳光,以此铭记于心。
【此次唐德宗李适派出的代表是大将浑瑊,浑瑊临行出发,李晟还讲述了自己的担忧。
最后大将李晟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吐蕃根本不是诚心诚意的求和,吐蕃派出数一万精兵突袭唐朝派来结盟的六十多名大臣以及几千名士兵,只有大将浑瑊一人逃脱。】
李适又打了自己一巴掌,他的脸已经被他自己扇肿。
【其实吐蕃此举就是为了离间唐德宗对手下大将的信任,而李泌恰好识破了吐蕃的计谋。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李泌带着李晟和马燧两位老将一起面圣,李泌说这二人对大唐有大功,若有人上谏谗言,希望唐德宗李适能保住他们。
而唐德宗李适则道自己一定会保住二位大臣,李晟和马燧感动大哭。】
“李泌,朕就知道他有大才。”李豫感叹,他下定决心若他此次能凯旋归来,哪怕三顾茅庐也定请李泌出山为相。
【讲真,李泌不愧是大唐德奇才,除了会识人用兵之外,他还看一眼看透了导致大唐藩镇割据的根本原因,土地兼并和府兵制的破坏。
因此在他担任宰相后,他着手于恢复被破坏的府兵制以及屯田制。
比如用他用大唐积压的劣缯染成彩缬,通过党项和吐蕃换去可以耕地的牛。
并且把麦种贷给边境的戍卒,让他们种地,来年只要归还麦种就行,并且朝堂还会以加价五分之一的价格收购其他的麦子。
要是这些戍卒愿意留下来种田,那么土地就给他们永久耕种。
如此,关中地区慢慢稳定。】
秦
秦始皇嬴政把李泌的这些对策都记录下来,所以说大唐后期不是没有能臣,只是君主不善于用人罢了。
“识人之术。”秦始皇嬴政在书简上刻下这几个字。
【咱们再详细说说奇才李泌在军事上的想法,困蕃之策。
李泌主张的是西联大食、北和回纥、南结南诏来共同围困吐蕃。
对于唐德宗李适来说最难得就是联合回纥,因为唐德宗李适始终放不下对回纥的恩怨。
李泌则表示,若唐德宗李适不同意,那他就告老还乡。
最终,唐德宗李适向李泌妥协了,从这咱们也能看出唐德宗李适的改变,他不再像之前那般的武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