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星晚的手指划过文件光滑的棱角,厚厚一叠,沉甸甸地压在掌心,像一块终于寻回的、失而复得的基石。窗外,城市在黎明前的幽暗里呼吸,玻璃上凝结的水珠缓慢滑落,留下蜿蜒的痕迹。她抬眼,目光撞进顾沉舟同样熬得红却异常清亮的眼底。那里映着电脑屏幕幽幽的蓝光,也映着她自己疲惫却紧绷的脸。连续数日的鏖战,几乎榨干了她的每一分精力,眼下的淡青是疲惫的勋章,也是无声的抗议。打印机最后一声嗡鸣停歇,宣告着这场漫长战役的弹药终于备齐,空气里弥漫着墨粉的微苦和纸张特有的干燥气息,混合着窗外透进来的、黎明前最深的凉意。
“成了?”她的声音仿佛被时间遗忘,许久未曾开口的喉咙,此刻出的声音带着一种沙哑,那是一种被岁月磨砺后的沧桑,宛如粗糙的丝帛轻轻拂过空气,出轻微的沙沙声。这声音中似乎还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就像是风中摇曳的烛火,虽然微弱,却能让人感受到那一丝不安。
“成了。”顾沉舟的回应低沉而笃定,他抬手,指节分明的手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郑重,轻轻按在文件最上方,那是一个无声的封印,封存了他们连日不眠不休的搏杀与近乎渺茫的希望,“所有的账目,每一笔捐赠的合同和凭证,林宇那边露出的马脚……都在这里了。”他的指腹在光滑的铜版纸封面上停留片刻,仿佛在确认这份沉甸甸的胜利并非幻影。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胀感猛地涌上苏星晚的鼻腔,她飞快地眨了眨眼,硬生生逼退那点不合时宜的湿意。欣慰吗?有的。这叠纸是清白的具象,是他们未曾被污浊打垮的证明,是无数个不眠夜和团队伙伴们熬红的双眼共同守护的成果。可那沉甸甸的分量下,更汹涌的是悬在万丈深渊之上的战栗——新闻布会,那座决定生死的独木桥,就在几小时之后。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连同这凝聚了无数心血的音乐项目,都将坠入无底深渊。失败的阴影如同冰冷的藤蔓,悄然缠绕上她的脊椎。她甚至能想象镁光灯下那些审视的、不怀好意的目光,如同冰冷的针尖,刺向她精心守护的一切。
顾沉舟似乎看透了她此刻的惊涛骇浪,隔着窄窄的办公桌,他的手掌覆上她冰凉的指尖。没有言语,只有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带着一种磐石般的稳定力量,缓慢地、不容置疑地传递过来。那温度熨帖了指尖的微颤,也奇异地稍稍安抚了胸腔里那只疯狂擂鼓的小兽。他的指腹在她手背上极其轻微地摩挲了一下,一个微小却无比有力的动作,传递着无需言说的支撑。
“没有退路了,星晚。”他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敲在寂静的凌晨,“只能赢。”他的目光锁住她的眼睛,那里面没有半分犹疑,只有破釜沉舟的决绝。
她深吸一口气,那空气里仿佛都带着墨粉和纸张的凛冽气息,用力回握了一下他的手,然后抽离。“我知道。”她站起身,走向窗边,用力拉开厚重的窗帘。天际线处,一抹极其淡薄的鱼肚白正艰难地撕开浓稠的夜色,微弱,却带着宣告的力量。曙光将至,无论迎接他们的是新生,还是审判。城市的轮廓在渐亮的微光中显现,如同蛰伏的巨兽,而他们即将踏入的会场,就是风暴的中心。
布会现场,镁光灯组成的密集星河提前降临了。长枪短炮的镜头,如同无数只冰冷的眼睛,聚焦在空荡荡的主席台上。空气里弥漫着热咖啡的焦香、昂贵香水的尾调以及一种无声的、绷紧的期待。记者们低声交谈,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不绝于耳,汇成一片令人心悸的背景噪音。每一个走进会场的脚步,都引来一阵短暂而紧张的骚动和镜头的追随。空气中仿佛漂浮着看不见的电荷,每一次快门轻微的咔嚓声都像是一次小型的爆炸,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前排几个与林宇关系密切的记者,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嘴角噙着若有似无的冷笑,仿佛已经预见了这场布会的结局。
厚重的门再次被无声推开。
苏星晚挽着顾沉舟的手臂,并肩走了进来。纯白利落的西装剪裁,衬得她身形挺拔如修竹,颈间只一枚简洁的铂金音符吊坠,随着步伐微微晃动,折射着顶灯冷冽的光。顾沉舟一身深灰,沉稳如山岳,唯有看向身边人时,冷峻的眼底才掠过一丝不容错辨的专注与守护。他们的出现,瞬间抽走了场内一部分氧气。
“咔嚓!”“咔嚓咔嚓!”
瞬间,整个会场被淹没在令人目眩的闪光灯狂潮之中,如同置身于一片暴烈的银白色雷暴中心。那光芒太盛太急,几乎要灼伤视网膜,在视网膜上留下短暂的、炫目的光斑。苏星晚的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指尖下意识地蜷起,指甲几乎陷进掌心,留下几个清晰的月牙印痕。就在这时,臂弯处传来一股沉稳而坚定的力道。顾沉舟的手肘微微用力,将她更稳固地圈在自己身侧,一个无声却强大的支撑。他掌心的温度透过薄薄的衣料传递过来。她挺直了背脊,下颌微扬,迎着那片刺目的光海,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没有闪躲,只有一片清澈见底的坦然。那些审视的、怀疑的、甚至带着恶意的目光,如同实质般压来,却被她挺直的脊梁无声地挡了回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两人在长桌后落座。苏星晚调整了一下面前麦克风的角度,动作从容不迫,指尖没有丝毫颤抖。台下无数探究、审视、怀疑甚至不怀好意的目光,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她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些目光的份量,沉甸甸地压过来,带着探究、审视,甚至不怀好意的期待。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猎场般的氛围。
“各位媒体朋友,以及所有关心我们的公众,”她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会场,没有开场白惯有的客套寒暄,平静的语调下是压抑到极致的张力,像一张拉满的弓,“感谢大家在这个时间来到这里。我知道,过去一段时间,围绕我们公司、围绕我个人,特别是围绕‘星光之愿’线上音乐公益活动,出现了许多疑问和争议。”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会场轻微的嘈杂,带着一种玉石般的质地。
她稍作停顿,目光沉稳地掠过全场,那短暂的寂静里,空气仿佛凝固了,连翻动笔记本的声音都消失了,只有空调系统低沉的嗡鸣。所有的镜头都对准了她,捕捉着她脸上最细微的表情变化。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不为辩解,”她一字一句,清晰无比,每一个音节都敲击在听众的心弦上,“只为呈现事实。”
话音刚落,她身后巨大的led屏幕骤然亮起,如同睁开了一只洞察一切的眼睛。先跳出的,是“星光之愿”公益活动完整、清晰的收支总览图表,色彩明快,数据条柱状分明。苏星晚拿起激光笔,那一点醒目的红点稳稳落在屏幕上,如同一个精准的指针。
“请看这里。”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激光红点随之移动,精确地指向明细列表,“这是‘星光之愿’项目自启动至结束的全部资金流向总览。总收入,来源于线上音乐会门票、品牌合作赞助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直接捐赠,每一笔,都有银行流水和平台交易记录为证。”屏幕上适时切换出清晰的银行流水截图和平台交易记录页面,日期、金额、交易方一目了然。“所有收入款项,均进入由权威第三方基金会监管的专用账户,账户流水可随时接受公开审计。”屏幕上显示出第三方基金会的授权监管协议和专用账户的公示信息。
屏幕上画面再次切换,一份份经过公证的合同原件被高清扫描放大,受捐机构的鲜红公章清晰可见;一张张印有受捐机构公章、负责人签名的正式接收函被逐页展示;紧接着,是一段段来自偏远山区学校孩子们收到新乐器和音乐教材后羞涩而欣喜的采访视频……如同最坚固的链条,一环扣着一环,清晰、完整、无可辩驳地呈现在所有人眼前。一笔笔款项的去向,精确到分;一份份物资的落实,具体到人。视频里,孩子们笨拙地拨弄着崭新的吉他琴弦,脸上是纯粹的、未被世俗沾染的快乐光芒;简陋的教室角落,堆积着印有“星光之愿”标识的音乐绘本和教具。一个穿着打补丁衣服的小女孩,紧紧抱着一本崭新的五线谱教材,对着镜头用生涩的普通话说:“谢谢苏姐姐,我以后也想弹琴唱歌。”那纯真的眼神和质朴的话语,胜过千言万语。铁证如山,无声地矗立着。
“大家可以看到,”苏星晚的声音在展示这些温暖画面的过程中,染上了一层不易察觉的柔和,但随即又恢复了冷静的力度,目光扫过台下表情各异的记者们,“我们活动的每一分钱,都切实转化成了对需要帮助群体的支持。没有暗箱操作,没有利益输送,只有公开透明的流程和落到实处的爱心。”她的话语斩钉截铁,没有一丝犹豫。
会场里响起一阵低低的、压抑的议论声。不少记者飞快地记录着,笔尖几乎要在纸上擦出火花;镜头贪婪地捕捉着屏幕上每一个细节,快门声此起彼伏。之前网络上甚嚣尘上的“资金去向不明”、“借公益敛财”等指控,在这份详实到极致的证据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前排那几个之前带着冷笑的记者,脸色变得有些僵硬,目光闪烁不定。
接着,顾沉舟沉稳地接过了话头。他面前的笔记本早已连接好,指尖在触控板上轻点,动作流畅而自信。屏幕上切换成一份逻辑严密、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设计简洁大气。
“接下来,我想带大家回顾一下‘星光之愿’从无到有的全过程。”顾沉舟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冷静,如同经验丰富的船长在风暴中掌舵,“从最初的创意萌芽、项目可行性论证,到具体的策划执行方案,再到克服重重困难、协调各方资源最终落地……”他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充满了力量。
屏幕上飞掠过一张张工作照:深夜灯火通明的会议室里,团队成员们围着铺满图纸和数据的桌子激烈讨论,有人疲惫地揉着眉心,有人眼神却依旧专注,桌角的咖啡杯早已冷透;苏星晚在临时搭建的简陋录音棚里反复试音,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对着监听耳机眉头微蹙;顾沉舟在暴雨突袭的露天场地现场指挥搭建,浑身湿透却依旧有条不紊地对着对讲机下达指令,雨水顺着他的梢滴落……这些画面,无声地诉说着背后无数个日夜的汗水与坚持,那些不为人知的艰辛瞬间被定格、放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整个团队,过三百名工作人员,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和资源条件下,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顾沉舟的目光扫过台下,带着对并肩作战伙伴的敬意,他的声音里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情感,“我们遭遇过场地临时变更、技术故障、恶劣天气……但没有人退缩。因为我们相信,音乐的力量可以穿透一切屏障,为需要的人带去哪怕一丝微光。”屏幕上适时展示了几段工作群聊记录和邮件截图,上面清晰地记录着团队面对突状况时的即时沟通和解决方案。
他展示了最终的成果数据:触达人群数量庞大、媒体报道量铺天盖地、实际受益人数远预期……每一项,都用醒目的图表和数字清晰地呈现。屏幕上最后定格在一张巨大的合影上,所有项目参与者站在一起,脸上带着疲惫却无比满足的笑容,有人高高举起胜利的手势。这份沉甸甸的成果,是对所有付出最有力的回应。
会场的气氛悄然转变。之前那些审视和怀疑的目光,开始掺杂了思考、动容,甚至一丝不易察觉的歉意。后排有几位记者微微点头,低声交换着看法。空气中紧绷的弦,似乎松动了一些。
顾沉舟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变得锐利,如同出鞘的寒刃,瞬间打破了刚刚缓和的气氛:“然而,就在我们倾尽全力传递温暖的同时,一股阴暗的逆流,也在同步滋生、蔓延。”他的眼神变得异常锐利,扫过台下。
屏幕上,画面再次切换。这次出现的,是几份经过技术处理的网络数据追踪图谱和匿名聊天记录的截图。图谱上,几个异常活跃的节点,如同投入湖面的毒石,在特定时间点,精准地向多个网络水军群组输送着指令。那些指令的核心关键词,赫然指向“星光之愿资金黑幕”、“苏星晚人设崩塌”、“公益作秀”……时间线清晰得可怕。
“我们的技术团队,通过追踪近期针对活动和我本人进行恶意诋毁的源头信息流,现了异常。”顾沉舟的声音冷冽如冰,每一个字都清晰得如同冰珠砸落,敲击着每个人的耳膜,“这些信息,并非自然酵的舆论,而是经过精心策划、有组织、有预谋的定向投放!其目的,就是要在活动最关键的时刻,彻底摧毁我们团队的信誉,让这场凝聚了无数人爱心的公益活动蒙上污名!”他的话语带着强烈的控诉意味。
他放大了其中一份关键截图,上面有一个被刻意模糊、但通过特殊技术手段部分还原的通讯软件头像——那是一个极具个人特色的、林宇私下常用的卡通人物形象,熟悉他私生活的人一眼就能认出。旁边是一段经过还原的文字片段,那命令式的口吻、特有的网络用语习惯,与林宇平日说话的方式惊人地吻合!
“虽然目前的证据链,受限于网络匿名性和部分关键信息的缺失,尚不足以构成指向具体个人的法律铁证,”顾沉舟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全场,最终定格在台下某处,那里坐着几个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的、与林宇关系密切的记者,那目光如同实质的利剑,“但所有的技术分析和行为轨迹比对,都清晰无误地将幕后操控的线索,指向了我们公司内部的一位高层管理人员——林宇先生!”他掷地有声地念出了那个名字。
“轰——!”
如同一颗炸弹在会场中心引爆!巨大的声浪几乎要掀翻屋顶。
“林宇?!”台下瞬间一片哗然!惊呼声、质疑声、难以置信的议论声轰然炸响!镁光灯疯了似的再次闪烁,拼命捕捉着每一个可能的反应,快门声连成一片刺耳的白噪音。之前那些被林宇暗中授意或收买的记者,脸色煞白,眼神慌乱地躲避着镜头和周围同行的审视,有人甚至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而更多的记者,则露出了震惊和愤怒的表情,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整个会场陷入一片混乱的旋涡。
一位以犀利着称、留着干练短的中年女记者猛地站起来,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她几乎是抢过工作人员递来的话筒:“顾总!您指控的是贵公司重要高层林宇先生蓄意破坏公益活动!请问除了这些技术分析,还有更直接的证据吗?比如资金往来?或者林宇先生本人授意的录音?”她的问题像一把锋利的刀,直指核心,目光紧紧锁定顾沉舟,带着职业性的探究和不依不饶。
“技术证据是目前最有力的指向性依据,”顾沉舟坦然面对,毫不回避,他的声音沉稳依旧,直视着那位女记者,“网络水军行动的指令源头、投放节奏,与他近期在公司内部对项目流露出的异常抵触情绪,以及部分私下场合的言论高度吻合。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就是这场舆论风暴的幕后推手。至于更直接的证据,”他微微停顿,目光变得更加深邃,“我们仍在全力追查,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最后一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另一位头花白、戴着金边眼镜的资深媒体人紧接着问,矛头直指林宇可能的动机,他的声音沉稳但透着锐利:“林宇先生身为公司高层,为何要自毁长城,破坏自己公司声誉卓着的公益项目?这背后是否存在更复杂的利益冲突或个人恩怨?顾总,您作为他的同事,对此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