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说着,李安俨把认罪书递给太子。
太子看完,眉头紧紧皱了起来,问道:“秦王怎会知道此事?”
李安俨很无奈道:“杨文才不想着把事情压下来,反而想着推卸责任,跑去鄠县闹,想把责任推卸给鄠县县令。”
“秦王之前离开长安后去了鄠县,结果正好目睹了全过程。”
“这个蠢货。”太子无语的把认罪书拍在桌子上,眉头紧皱。
“殿下可是担心处理了杨文才,杨文干会心生不满?”魏征看出太子的顾虑。
“不错,杨文干任庆州都督,离长安近,有统兵权,是长安之外能策应孤的主要力量之一。”太子点点头。
“其实殿下完全不必有这方面的顾虑,只要殿下让杨文才这事不牵连到杨文干,杨文干自然知道殿下是在保护他。”
“杨文才既已写下认罪书,殿下只需派人去周至县把事情影响降到最低,然后再主动提出把杨文才斩首示众,殿下已经主动让步,并解决了问题,陛下自然不会让殿下难堪。”
魏征给出解决方案。
“嗯,好,安俨,你安排个得力之人前去周至县把影响压下去,一定要快,还要做的漂亮,多损失些钱财也无妨。”太子点点头,赞赏的看了一眼魏征,魏征确实帮他解决了许多麻烦。
“还有一事。。。。。。”李安俨想了想,把段星愁的事告诉太子。
“你。。。。。。”太子生气的眉头一皱,虽贵为太子,但现在他也有些身不由己,被手下逼着与秦王为敌。
偏偏他还不能责罚李安俨,因为李安俨是为了他好,他若责罚李安俨,会寒了支持他的人之心。
“唉,罢了,没留下什么证据吧?”太子无奈的叹了口气。
“没有,我已经派人去扫尾,只是未见段星愁妻女,应该是段星愁没把人带来,秦王现在在鄠县,没有什么反常的,应该认为段星愁只是单纯的找他报仇。”李安俨道。
“不能留下任何隐患,暗中派人搜寻段星愁妻女,杀无赦,让投降过来的王世充臣子画像。”太子眉头紧皱。
“殿下,这个时候一动不如一静,殿下这个时候动作,反而会把秦王注意力引过来,秦王不动,殿下便当不知道此事。”
“派人监视秦王,秦王若动了,咱们再动。”
魏征赶忙劝阻。
“嗯,按玄成说的办,玄成,你亲自负责,挑选几个机灵的长林军去监视秦王。”太子点点头。
“好。”魏征应下。
长林军,东宫亲卫军,共两千人。
秦王的天策府有玄甲天策军八百人,而齐王府没有亲卫军,只有朝廷安排的护卫军三百人,齐王没有调动权,可见齐王多不受待见。
鄠县。
县衙里,没有人来申冤,百姓都跑去割艾草去了,叶尘悠闲的教李承乾练剑。
看着哥哥手里的木剑,李泰羡慕坏了,拿着根树枝跟着比划,至于李世民,正郁闷的给李泰削木剑。
这也是个逆子啊,又哭又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