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孤儿院,敬老院。。。。。。”魏征嘀咕了一声,大为惊奇,养这些孩子和老人每年得出不少钱,竟然真有人如此大公无私。
就在这时,有舞狮队的小斯拿着托盘过来求赏,几乎所有人都多多少少打赏了一点,魏征也摸出十多枚铜板放托盘里。
然后好奇的询问汉子:“鄠县人都这么有钱吗?几乎人人都打赏。”
要知道在长安城里,绝大部分人看戏都是白嫖。
“我们县令大人经常教导我们人无信不立,做人一定要诚信,既然看了人家的表演,觉得好看就多多少少给点,人家表演也不容易。”
“县令大人经常给我们找活干,有工钱拿,前段时间割艾草,移栽石榴树,家家户户都得了不少工钱呢,几文钱还是拿得出来的。”
汉子美滋滋的说道。
他们家这一波赚了两贯铜钱呢。
“给百姓找活干,还发工钱。”魏征默念了一声,一时间对这位鄠县县令来了很大兴趣。
再看看这里,安居乐业莫过于此,长安城都不敢放开夜市,鄠县却敢。
再看这些百姓明显已经习以为常,这是治安得多好才敢开放夜市啊。
这一晚,魏征游荡在夜市里,直到散场才找客栈住下。
第二天一早,魏征迫不及待的想去县衙看看,路过一街边时,却听到孩童朗朗的读书声,只见一书生打扮的中年男人,带着三十多个孩子一边跑步一边背文章。
“咦,奉节,你怎么在这里?”魏征认出中年男人,他年轻时的同窗张奉节,之前在长安城里做笔吏,就是给那些不识字的武官做代笔。
“咦,玄成,你怎么在这里?”张奉节也是惊诧,遂叮嘱孩子们自己跑,和魏征站在路边说话。
“你不是在长安城里做笔吏吗?这是?”魏征先开口。
“呵呵,做笔吏也没什么前途,月俸也不高,应高士廉之邀,来这里做了夫子,教孩子读书,顺道还能增强对知识的记忆力,方便考科举,在这里当夫子待遇不错,也算是一举两得。”张奉节笑道。
“做夫子?那你怎么带着学生在大街上跑啊?”魏征满脸疑惑。
“这是鄠县叶县令要求的,说是清晨带孩子们跑步锻炼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鄠县二十个学堂都要如此做。”张奉节回道。
“嘶,二十个学堂,哪得有多少学生?鄠县百姓都这么有钱,都能送得起孩子读书吗?”魏征一惊。
“哈哈,鄠县百姓有没有钱我不知道,但鄠县县衙挺有钱的,笔墨纸砚都是县衙出资给买的,学生只需要交束脩就行,对我们这些夫子还有补贴,所以我们收的束脩也不高。”
“这鄠县县令是个奇人,你看他治下的鄠县,堪称乐土,人人安居乐业,治安好的出奇,我觉得你该去见见,你不是东宫属官吗,可以向太子举荐举荐,如此奇才可遇不可求啊。”
张奉节朗声大笑道。
就在这时,一群大爷大娘拿着扫把出来打扫卫生。
“这是什么情况?”魏征再一次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