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萱知道了,新皇登基以后,开始没有打压庆亲王,但是皇位一坐稳以后,就开始有所行动了。
不用过为什么要瞒着自己呢。
平萱问了出来。
“听说济南那边原来庆亲王的一些人有什么动作,娘担心有个万一,就跟族老商量了,让我们全部进京,名义上走的就是我们,二弟他们可是被派了出去。一路上都是坐船来的,所有的人都是知根知底的,就是害怕有什么事情发生,好在一路平安,进京了以后,总算是能把心放下来了。”
韩氏还有些后怕的拍了拍前胸。
平萱倒是有些不以为然,大嫂所说的就算真有其事,估计也不能成事,起兵那是肯定不会的,但是逃窜等倒是有可能,不过平萱也隐约的听文渊提过朝廷暗地里已经有所行动了。
小心驶得万年船,这总是不会错得。
“大嫂,你不要怪我打开天窗说亮话。”
韩氏一听平萱郑重的言语,知道她有话要对自己讲。
“三弟妹,你有话直说。”
“大嫂,咱们早已经分家了,二哥一直住在你那里也不合适啊,虽然现在是不得不如此,我想明天咱们还是去问问大伯父,我在让文渊去从世子那里打听打听,也许大嫂的担心是多余的呢。”
韩氏一喜,“三弟妹,你是不是有什么消息。”
韩氏也了解平萱,能这样说,应该是知道一点的。
“大嫂,我也不敢肯定,不过好像事情没有你说的那么大。”
韩氏双手合十,也不知道是称呼这阿弥陀佛还是无量天尊的,估计是将全天下的神佛都感谢了一遍。
“三弟妹,有你这一番话,我总算是能把一颗吊着的心放下了一半了。不过给你大哥传话的人是谁啊!”
平萱一怔,这她怎么可能知道。
“大嫂,我这……”
韩氏也清楚自己问的有些糊涂了,不过住的放心了,原来的担忧可能也不是那么回事情了,浑身轻松下来的她禁不住泪流满眶。
平萱知道韩氏的感受,没有打扰她,让韩氏把所有压着的情绪一次性全部的都发泄了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穿过正堂,走过两个小回廊,穿过一个园子,两个角门相对,中间只有一个胡同相隔,如果不仔细看,真的就像是一个宅子的两处院子一样。
平萱本来的意思是要走大门的,但是老太太听平萱说起,角门更近一些,非要从角门进来,平萱只能依从。
进了这座三进的宅子,韩氏仔细的观看者,虽然不如平萱府里的一步一景,也是精致异常的。
大大小小一共有六个院子,韩氏算了一下,最大的院子两个已经布置好了,都是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有五间,外面都带着一个小跨院,还有四间房子,老太太一个院子,自家一个,剩下四个较小的,偏门拐角的一处院子,倒是也通到街面上,而且不与平萱的宅子相连,也是有正房三间,东西厢各有四间,而且距离其他的几个院子相对较远,虽然处于拐角,不过距离小花园较近,景致不错。
韩氏看到这里,对着赵氏说,“弟妹,这里就让你和二弟住着,当然要是不满意,咱们可以再换一换。”
赵氏倒是不反对,宁安成也很满意,这样的来去要自由的多,而且地方也比较宽敞,其他的大院子不可能,小的又太小了一点。
“大嫂想的就极好,我们夫妻就选这里了。”
赵氏一听,也不停的点着头。
平萱倒是看出一些端倪,按理来说已经分家了,应该就不管那么许多了。
看来宁安成应该是做了什么错事,而且貌似还不是什么小事情。
老太太的心胸还是开阔的,不然怎么还管这样的人呢。
不过平萱也知道,大哥宁安和既然已经进京为官,那么为了官声,为了前程着想,估计也不能完全不管弟弟的。
陪着老太太一路前来的仆人等有二十多人,二房自己也还有下人四个,平萱添置了一些,暂时也够用了。
剩下的院子,韩氏的两个儿子一人一个,还有剩余的,就是偏小了一点,不过采光之类的都是不错的。
老太太也知道平萱是用了心的,她一个寡妇,已经是分了家的,要是和两个大伯住在一起,到底还是不方便。
而且,他们虽然是远道而来,儿子可是进京当官的,客居肯定不好,有自己的宅子不论是行动,还是做事都自由一些。
本来还想着是不是要买一所宅子的,目前看来是不用了的。
这个地段的宅子,就是有钱都没有地方去买的,两家离得又近,跟着平萱,大儿媳也能顺利的进入京城的交际圈,最不济也能跟定王妃那里打好关系。
韩氏也很满意,有了自个的家,还是舒服一些,而且要是都要平萱来做种种的安排,她心里也过意不去。
不过买宅院的想法,韩氏也不考虑了,这样的地理位置自己根本买不到,不过亲兄弟明算账,还是要把钱给三弟妹的。
他们一家还不知道要在京城多久呢,总不能院子都不是自己的吧。
韩氏已经暗暗的打定了主意。
大概看了看之后,老太太就已经累了,大丫鬟蓝烟赶紧扶着老太太去休息了。
平萱也感慨着,岁月易逝,老太太身边的人看起来也换了一批了,看见的都是不熟悉的,就是有眼熟的,估计以前也是小丫头一类的。
平萱也知道他们一路上风尘仆仆,虽然已经在驿站等收拾了一番,肯定还是需要休息整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