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悦,该回家吃饭了。”林夫人的声音从医馆门口传来时,李医师正举着修好的听诊器,唾沫横飞地向林悦演示“正确握法”。三个老头的动作猛地僵住,像被施了定身咒,手里的器械“啪嗒”掉在桌上——刚才他们还对着这个“陌生姑娘”抱怨林院长的“新玩意儿”不好用,没想到……林悦转过身,对着母亲笑了笑,再转回来时,脸上已没了刚才的疏离,多了几分坦然:“几位老先生,正式介绍一下,我就是林悦。”
李医师的山羊胡抖了抖,突然背过手,对着墙上的草药图谱研究起来,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哦……哦,林悦啊,刚才没认出来,你今天穿得太素了……”赵医师更绝,抓起桌上的体温计就往怀里塞,假装整理衣襟:“那个……悦儿啊,您看这体温计,刻度有点模糊,是不是得找个懂行的修修?”
陈医师最直接,搓着手嘿嘿笑:“林悦你别往心里去,我们刚才就是瞎吵吵。说起来,您托郡主朋友带来的听诊器,真是个好东西,就是……能不能再弄几个?我们三个轮着用,总觉得不过瘾,还要跟华老头抢。”
林夫人走进来,看着这场景忍不住笑:“你们啊,刚才吵得整个楼都听见了,现在倒跟孩子似的。”她转向林悦,“医馆的事忙完了?回家吧,灶上炖了鸡汤。”
“快了。”林悦捡起桌上的听诊器,指尖划过那圈歪歪扭扭的针脚——是李医师的手艺,“听诊器和体温计,我会想办法再弄几套。但前提是,你们得学会正确用,不能再用牙咬胶皮管了。”
赵医师的脸“腾”地红了,梗着脖子辩解:“我那是……”
“是为了研究材质,我知道。”林悦笑着打断他,“正好,我有个想法,或许能让大家都学会用这些新器械。”
三个老头眼睛一亮,异口同声:“什么想法?”
“回头再说。”
林悦跟着母亲往外走,身后传来李医师的追问:“悦儿啊,别忘了啊!最好是带说明书的,上次那个说明书被赵医师当废纸烧了……”
“你才烧废纸!那是不小心掉灶里了!”林悦回头看了眼诊室里重新吵起来的三个老头,突然觉得,这些为了“新知识”争得面红耳赤的老人,比京城那些端着架子的御医可爱多了。
院角的茉莉开得正盛,香气混着鸡汤的鲜味飘满院子。林悦坐在葡萄架下,手里捏着块玉佩——这是小给的通讯器,此刻正毫无反应,玉佩表面的蓝光暗得像死鱼眼。“又联系不上小?”林夫人端来一碗鸡汤,看着女儿皱眉的样子,“他那边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不好说。”林悦舀了勺汤,她放下汤碗,想起医馆里的听诊器,“妈,您说要是村里有人能修这些器械,是不是就不用总麻烦小了?”林夫人摘了串葡萄,放在石桌上:“你是说……教村里人学手艺?”
“不止是修器械。”林悦的手指在石桌上画着圈,“医馆需要会用听诊器、体温计的人,菜园需要懂嫁接、施肥的人,甚至军营那边,也需要会修盔甲、造弓箭的人。我们总不能一直靠外面送东西、派人来教,得自己有人才行。”
她想起边北军营的马夫老张,只会给马刷毛,却看不懂马匹的健康报表;想起青云村的菜农,种了一辈子地,却不知道为什么沙壤土种出来的黄瓜更脆。这些都是经验,却不是“知识”——而知识,是能传下去、能教给更多人的。
“可找谁教呢?”林夫人剥着葡萄皮,“村里的老先生们懂草药,懂种地,但不懂你说的那些‘新学问’。”
“可以请人来教,也可以自己教。”林悦的眼睛亮了起来,“我们可以开个学堂,就叫‘青云村技术学校’,专门教这些实用的手艺。医馆的老先生可以教草药辨识,我可以教怎么用听诊器,小……等联系上他,可以让他多给我点技能教学用的教材。”
林夫人看着女儿越说越兴奋,葡萄皮都剥到了手上:“这想法是好,可有人来学吗?大家忙着种地、看病,哪有功夫上学堂?”
“怎么没人来?”林悦指着院外,“李医师为了学用听诊器,能跟赵医师吵三天;菜农王婶上次问我黄瓜怎么增产,追着我从菜园到医馆;连军营的哨兵,都想知道怎么保养盔甲不容易生锈。他们不是不想学,是没地方学。”她拿起笔,在一张废纸上写写画画,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在安静的院子里格外清晰。
林悦在纸上写下第一行字,笔尖顿了顿:“技校不能像书院那样教之乎者也,得教能当饭吃的本事。”比如给医馆的学徒开“器械课”,教他们怎么用听诊器听心跳,怎么看体温计的刻度,学会了就能在医馆当帮手,挣工钱;给菜农开“种植课”,教他们分辨土壤肥瘦,怎么给番茄打杈,学会了能多收菜,多卖钱。“就像给饿肚子的人递馒头,”林悦笑着说,“他们知道学了有用,才会愿意来。”她想起李医师刚才那副“求器械”的样子,要是告诉他学会用听诊器能优先用新器械,保管第一个来报名。
第二行字刚写一半,院外传来白羊的大嗓门:“林哥!听说你回来了,我就赶过来咯,那个黄瓜又丰收了,要不要送点到医馆?”林悦探出头:“送两筐来。”
她转回头对母亲说:“你看,教具都不用买。”菜园的黄瓜、番茄可以当“种植课”的教具;医馆的旧听诊器、坏体温计可以当“器械课”的教具;甚至军营淘汰的旧盔甲,都能拿来教大家怎么修补。老师也不用外聘,村里的老匠人、医馆的老先生、甚至林悦自己,都能上台讲课。“场地更简单,”林悦指着不远处的晒谷场,“天晴了在谷场上课,下雨了就借村里的祠堂,一分钱不用花。”
优势三:能聚人,人心齐了好办事。
优势四:能留才,年轻人不用往外跑。
优势五:能传代,手艺不会跟着人走。
优势六:制造有良、精细的用具。
晚饭时,林悦把写着“青云村技校”优势的纸铺在桌上,附上细则。
喜欢我在古代休假种田搞基建请大家收藏:dududu我在古代休假种田搞基建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