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蕴宁点头,“对,是他家。”
程三炮好奇问道:
“老李,怎么,你认识?”
李司令叹气:
“如果是他家,那就没什么奇怪了。这家人自私自利,没有一个好东西!”
“既然知道不是好东西,为什么还要留这样的人在部队?”
刚刚可没听李司令说赵丰收好。
“三炮,你还记得苏大头吗?”
“当然记得!那小子比我还楞,虽然年纪小,但打仗是一把好手。”
程三炮只是脾气隔路,却不傻,骤然明白过来:“难不成这赵家跟他有关?”
苏大头那小子年轻时宁折不弯,头比铁还硬,为此得罪了不知道多少人。
后来苏大头到了都,加上他下放,两人已经快十年没联络了。
难不成苏大头年纪大了,学会包庇了?
李司令冷哼:
“赵丰收就是苏大头的女婿。”
“什么?”
程三炮很是嫌弃。“苏大头榆木脑袋就算了,怎么眼睛也瞎了,给女儿找这么个女婿,不是害了闺女吗!”
那个赵大娘那么不讲理,想也知道做她儿媳妇儿会多难过。
“大头也是无奈。”
原来,当年苏锦绣是第一批下乡的知青。
那时候的知青都是怀抱着建设农村、建设祖国的想法,要去农村奉献自己。
谁知苏锦绣刚下乡,就因为水土不服病倒了。
那时候大家都忙,她只能自己去医务室。
结果她不知道怎么掉河里,被回乡探亲的赵丰收救了。
名节已失,苏锦绣不得不嫁给赵丰收。
赵丰收能力不行,职位低,妻子不能随军。
赵大娘磋磨儿媳妇儿的手段更是一套接着一套,短短半年,苏锦绣就皮包骨,只剩一口气。
赵丰收这时去找苏大头下跪,诉说自己无能,害苏锦绣在村里受苦。
苏大头疼闺女,豁出去老脸给赵丰收弄了个排长的职务,让苏锦绣随军。
苏锦绣来了军区大院,日子才算好起来。
苏大头两口子一儿一女,长子出任务牺牲,剩下儿媳妇儿和不满十岁的孙子。
儿媳妇儿本以为小姑子下乡,家里的一切都是她跟儿子的,也就没有再婚。
可谁知转眼小姑子就嫁军官,又回来家属院。
这分明是来抢家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