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时笙摇了摇头,心中也是一片狐疑。
她顾不得再与长寿讨论辛斋宴一事,赶忙打开了那只小匣。
只见,里面放着一把精致小巧的扇子,红木色的扇柄,上面刻着一株兰草。扇骨和扇面也皆是红木色,其上也刻有与扇柄一脉相承的兰草花样。
只是,细瞧之下,杜时笙竟发现,这扇子与普通扇子有所不同,扇柄和扇面竟是一体的,根本无法打开!
她更加好奇,伸手将扇子从小匣中拿了出来。
嚯,入手沉甸甸,杜时笙忍不住用手掂了两下。
“这扇子好奇怪啊!好像不是木头做的。”巧环在一旁歪着头说道。
杜时笙握了握触手冰凉的小扇,说道:“这扇子是铁打的,根本打不开。”
巧环睁圆了眼睛,问道:“魏郎君为何,要送小娘子一把铁扇子啊?”
杜时笙盯着这铁扇,眸光深幽,这若是个寻常物件,他大可等到能露面之后,再拿给自己。现下,他这般急着送来,定然是有什么深意……
杜时笙的眸光,细细在铁扇上扫了一圈,只见这铁扇刚好与她的手掌一般长。她握住铁扇后,拇指在扇骨上微微摩挲,便摸到了一块光滑平整的凸起之处,她好奇地轻轻一按,便见一把寒光四射的小匕首,弹了出来。
“匕首!”巧环惊呼道,“魏郎君为何要送一把匕首给小娘子?”
杜时笙不答,她又向小匣子中看去,果然,看见匣底有一张极小的字条,她连忙拿出字条查看。
“偶得一卦,既济卦,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1。望卿未雨绸缪。
——晏书”
是魏修晏的字迹,不如上一封“家书”工整,可见,写字之人的心绪应当是有些烦躁不安。
杜时笙看完了字条,眉头皱成一团,眸子也瞬间清冷了下来。
未雨绸缪什么?魏郎君到底是知晓了什么,才会送一把防身的匕首给自己?
“长寿,魏郎君……托人送这小匣子给儿,可有说是因为何事?”杜时笙隔着帘子问长寿。
“说是阿郎听闻城中偶有人家被盗,便送了这个给小娘子。”长寿按照阿郎教的,一字一句回答道。
原来如此。想来是魏郎君听闻了自己家中被盗一事,这才送了自己一把匕首。
杜时笙反倒微微放下心来,已知的事情,总比未知的事情带来的恐慌少些。
这个张六郎,原不觉他有什么能耐,没想到,现下竟然如此来无影去无踪,连王参军都未曾查到他藏在何处。
况且,杜时笙不自觉地,想起梦中那拐子凶狠的嘴脸。看来,他提醒得对,是要防患于未然才是。
杜时笙目光又落在小扇上,他至今都未曾露面,只怕,他的事,远比家中被盗更棘手吧!不想,那日一别后,竟横生了如此多的事端。
思及此处,她不禁握紧了手中的小扇。
这时,马车忽地一停,她和巧环两个惯性地向前冲了一下。惊得正在出神的杜时笙,立时回过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