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两京十五日 > 第57节(第2页)

第57节(第2页)

&esp;&esp;就在他扣动扳机的前一个瞬间,那身影又动了。朱瞻域虽然打定主意不去揣测,可还是忍不住多看了一眼。这一看不要紧,他整个人又一次呆住了。

&esp;&esp;只见吴定缘换了已废的右手扶住铭旌杆子,用左手“刺啦”一声扯掉了外袍,露出两块木牌来。

&esp;&esp;这两块木牌分别绑在他的前心与后心,牢牢护住胸膛与脊背。这是两块栗木牌位,周饰金龙,下衬云霭,俱长一尺二寸、宽四寸,上面用青字分别写着:“太祖开天行近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之神主”“太宗启天弘边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之神主”。

&esp;&esp;午门前响起了一片惊讶的喊叫声。这是供奉在太庙里的洪武与永乐神主牌啊!

&esp;&esp;大明至今已历四帝。其中建文帝未列统绪,洪熙帝新死未祀,如今供奉在太庙里的只有洪武和永乐两块牌位。这个混蛋……他是什么时候去太庙偷走这两样东西的?!朱瞻域实在无法抑制自己的震惊,手腕不由自主地抖了起来。

&esp;&esp;“怎么回事!快射啊!”汉王催促道。

&esp;&esp;朱瞻域眯起眼睛,再度瞄准。可他突然感受到侧面传来一股恶意的注视,他微微偏头,看到自己的二哥正盯着自己,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一段往事,蓦地浮上心头。

&esp;&esp;曹魏之时,曹髦不满司马氏专权,驱车率领宫入反抗,却被太子舍人成济用长戈上前刺死。司马昭随后宣布成济弑君,要诛其三族。成济兄弟不服,光着身子爬到宫殿顶上痛骂,被乱箭射死。

&esp;&esp;眼前这两块神主牌位,乃是太祖与太宗的安神奉享之地,视同御身。如果自己一铳射中,就算有万般理由,也免不了狱君之罪。到了那个时候,只怕二哥就是司马昭,自己则是成济。朱瞻域思忖片刻,放下火铳,对汉王道:“父亲,对面是神主牌啊……怎么射?”

&esp;&esp;汉王先是一怔,旋即有些气恼。老五这小子,真是小聪明!他若什么都不问,直接开铳,射也便射了,事后给个赦免便罢。现在他大声问太祖和太宗的神主牌能不能射,难道我还能回答说能射?

&esp;&esp;“你看清楚了?”汉王不甘心,又问了一句。

&esp;&esp;朱瞻域道:“看得很清楚,一定是那奸贼从太庙里偷出来的。”

&esp;&esp;汉王压抑住胸中的怒火,一甩袖子,沉声道:“还不快追上去!看看他到底想干吗!”

&esp;&esp;除了这一对父子之外,其他人也都看到了这两块牌位。直到这时,他们才明白吴定缘的真正意图:他竟想借着这股洪流之势,把天子龙棺运出宫去。这两块神主牌位带在身上,就是两块最好的护身符,没人敢上前干扰。这听起来实在匪夷所思,可又真切地在眼前发生着。龙輴是停灵之所,龙棺是出殡之具,无论是谁与谁斗,都是围绕着礼法来争,断然不会冒出半点亵渎念头。只有当一个人对皇室毫无敬畏之心,才能用如此天马行空的手段来打破僵局。

&esp;&esp;只见那个小捕吏一边在奋力划动,一边还在嘴里念诵着什么。任何一个把视线投在那瘦高身影上的人,都忍不住生出疑问:难道他念的是什么白莲教的搬运神咒?

&esp;&esp;“真是麻烦死了……”

&esp;&esp;吴定缘深吸一口气不断地抱怨道,他的右手已经彻底废了,剧痛一直延伸到肩部,他只能换成左手握住铭旌杆子,一下一下地朝前划去。

&esp;&esp;这尊龙棺毕竟不是木舟,在水里不太容易驾驭。好在洪水是从内金水河漫出,汇聚到午门之后,再向着端门以及更南方的承天门流去,他不用费太多力气,只要稍微控制一下棺材的走向,便能顺着水流方向前行。

&esp;&esp;耳边响起风声、雨声,还有各种叫喊声与脚步声。吴定缘转动脖颈,看到在午门城楼之上、左右步廊之间、社稷坛的围墙上缘,都聚满了禁军锐士,一把把强弓劲弩对准了他。这些人在汉王与张皇后的对峙中不敢造次,对付一个小人物却毫无压力。

&esp;&esp;只消一声命令,吴定缘就会被射成刺猬。可他前心与后背的两块神主牌位,以及脚下的棺材,却营造出一种无形的肃杀气场。大明迄今为止除了建文的三位帝王,居然在这个小人物身边聚齐了,令得百兵辟易,强敌束手,谁也不敢靠近分毫。

&esp;&esp;这一路上因为洪水的缘故,城门都未及关闭。这一条棺舟迎着风雨,顺洪而走,先越过端门,再至承天门。在重兵环伺之下,吴定缘却像一位野渡的悠闲躺公,举竿不疾不徐地划动着。只见两侧朱红色墙垣不断后退,他衣袂飘飘,胜似闲庭信步。

&esp;&esp;一过承天门,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眼前一条横着的是长安宽街,对面一条平整如砥的纵道,从承天门一直延伸到南方的大明门,两侧皆是通脊连檐的千步回廊。这里是皇城外围,百官衙署所在,不过这会儿淹得比午门还厉害,大水已漫过城门一半,放眼一看,御街南北尽是波涛滚滚。

&esp;&esp;视野一开,吴定缘挺起胸膛,心中陡然生出一阵快意。

&esp;&esp;从古至今,有几人能划着天子的灵柩纵穿皇城?这可是花多少钞银都换不来的享受。只怕瓦子里最好的说书先生,这么写也会被骂瞎编吧?他摸了摸胸前的栗木牌位,这么近看,也不过是块漆了金粉的木板罢了,居然把满朝文武震慑得不敢靠近,荆溪她可真是神机妙算。

&esp;&esp;这是临行之前,苏荆溪特意交代的。她虽不知京城虚实,但以吴定缘的行事风格,一定会闹得满城风雨,便建议说如有机会,设法弄到太庙里的神主牌位,扛起它来,便可以横行无忌了。其实只要对手有哪怕一个勇于牺牲的,这计策也无法奏效。但正如汪极所说,整个两京之谋的各方势力是靠利益捏合在一块的。这样的一个组织,人人皆为自己,天然就要互相算计与提防。苏荆溪设下的这一计策,正点中了他们的弱点。

&esp;&esp;“这可不是我的发明,而是你父亲的故智。”苏荆溪交代完之后,这样说。

&esp;&esp;吴定缘开始时不明就里,后来半路上问了昨叶何才知道。当年朱棣攻打济南城,携来了数门大炮,铁铉在城头画了朱元璋的大像,还在每一处垛口高举神主牌位。结果朱棣不敢再轰击,这才给了铁铉可乘之机,解了济南之围。

&esp;&esp;二十五年之后,铁铉的儿子又一次高高扛起了朱家神位,还是为了守护朱家皇帝,还是要去对抗欲要篡位的朱家宗室。时光的洪流,打了一个轮转居然又回到了原地,不能不让人感慨命运之奇。

&esp;&esp;只是这一次的结果,一定不会重演当年!

&esp;&esp;吴定缘咬住嘴唇,左手用力一摆,整条龙棺朝着东方转了个弯,浮上了一片汪洋的御街。

&esp;&esp;也许是刚才的一阵狂风吹散了铅云的缘故,肆虐了数日的雨势缓缓开始收住了。只是洪水蓄积太盛,想要水退还得有个半天。

&esp;&esp;汉王以及诸位重臣根本等不得,他们纷纷踏上从南海、中海以及内苑湖中调来的游舟,拼命朝着承天门追赶过去。至于禁军、随从以及内廷的宦官们,要么跳进水里奋力往外游,要么留在原地一筹莫展,甚至有人试着攀上墙头,要利用通脊朝前跑去。

&esp;&esp;杨士奇没有离开,他先喊住几个没头苍蝇一样的小宦官,让他们去到张皇后所在的宽台。一位略通医道的宦官帮皇后号了一下脉,表示暂无大碍。杨士奇松了一口气,让他们把她与两位藩王接回后宫,好好休息。

&esp;&esp;安排完这些,杨士奇才去问周围的人,外面什么情况。一名禁军守卫告诉他,那个挟持了天子棺和神主牌位的奸贼,已经冲到了御街之上,朝着东边漂去了。

&esp;&esp;“东边?”

&esp;&esp;杨士奇隐隐捕捉到了什么。吴定缘的这一连串举动,可谓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竟被他硬生生砸破了僵局,固然令人赞叹,可目的呢?以这人表现出的缜密与决断,绝不会只是单纯泄愤。现在他居然驾着龙棺借水东去,御街东边有什么地方他非去不可?杨士奇在京城为官多年,对城中地理十分熟稔。他心中暗过了一遍京城舆图,猛然醒悟。

&esp;&esp;在京城东南角有一处东便门,外有大通桥。桥下有一个巨大的转运码头,承接大通河,绵延到通县高丽营与白河连通,直去天津卫。这一段河道称为白漕、北运河,是漕河的终点。

&esp;&esp;其实这条河原本的终点,是在北方的积水潭,与昌平的白浮泉水联通。只因永乐陵寝选在了昌平天寿山,不能再借水怕惊扰龙脉,所以如今积水潭的漕运已废,城内御河变成了像内秦淮一样的风景游玩之地,漕运码头遂东移至大通桥处。

&esp;&esp;吴定缘曾经提过,太子正在赶回京城的路上。以常理度之,走漕路是最快的办法。若他所言不虚,太子应该是在东便门外大通桥下船。难道说……吴定缘竟想驾着龙棺去东便门迎太子吗?这想法简直荒唐!可杨士奇思来想去,竟无第二种可能。

&esp;&esp;无论汉王、张皇后还是一朝重臣,都陷入了惯性思维:谁去导引龙輴龙棺,谁就是嗣皇帝。只有吴定缘来了一招釜底抽薪,太子不来就龙棺,那就让龙棺去就太子。大胆、精妙,而且亵渎。这是杨士奇对这个计划的评价。

&esp;&esp;无论如何,只要能阻止汉王的计划,就是一个好计划。杨士奇正想办法如何突破大水阻挠,也赶去东便门,却不防突然有人偷偷拽了一下他的衣袍……

&esp;&esp;杨士奇能想通的事,朱瞻域也能想通。

&esp;&esp;他此时拼命摇动船撸,胖胖的脸颊上汗水肆流。小舟迅速游出端门,前方是高大的承天门城楼。这条路汉王走过无数次,但乘船还是头一回。

&esp;&esp;“你是说,他是想去东便门迎接太子?”汉王沉声问道。

&esp;&esp;“正是。太子从南京一路赶来,都是沿漕河北行。东便门是千里漕河的终点,乃是必经之处。吴定缘一定是朝那边去了。”

&esp;&esp;汉王抬起手来,用一方金丝手帕擦去嘴边的血迹。牙齿断折的痛楚,从嘴里一阵阵传来,搅动得他的心神愈加烦躁。这么长时间的精心筹谋,只差一步即可达成,千算万算,却偏偏横生出这种枝节!

&esp;&esp;他并不怕吴定缘逃走,但如果外围还有一个急速赶来的太子,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esp;&esp;“你不是说,派了人去追杀吗?”尽管船上没有别人,可汉王还是压低了声音。因为他们正顺着水流穿过承天门黑漆漆的门洞。暗无天日之地,最宜私语密谋。chapter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