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政大事转到了家长里短,安清岚似乎很有倾诉欲,从家中父亲的安康聊到御花园的暹罗猫,到殿中绿藤架上的瓜果。。。
姜采盈停顿了一下,终于开口问她:“宜嫔娘娘,陛下对你好么?”
闻言,她愣了一下,似乎未曾想过昔日的仇敌会用如此温和的语调,像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这样来关心她。
她眼眶微热,“陛下对臣妾,算得上是关怀备至。”
她目光悠长,“与我同进来的一批秀女中,共有七八人留下。其中几人为答应,几人为常在,忠肃侯府的何二小姐倒是封了贵人,赐封号为‘容’。可像我这般一入宫便被封为嫔位的,算是少有。”
姜采盈默然,这倒不假。
大云朝史上得此殊荣的,往前数不过就荣纯皇后一人。她的母妃被选侍入宫时,不过才为答应。几年之后,才按照惯例升了常在,之后怀了身孕才提拔为贵人。姜采盈凝眸,“如此殊荣,怕是要在宫人遭人嫉妒。”
“还好。”安清岚苦中作乐,眼神里有片刻促狭,“宫人之恨,还有容贵人帮我挡着,这日子也不算太难过。”
她这样笑着露出浅浅两个梨涡,倒是有昔日少女活泼之态,少了些宫妇的端庄典雅。
姜采盈也忍俊不禁。忠肃侯府的二小姐何沁蕊,上一世骄纵之名快与她齐平,她倒是有些意外陛下竟然会给她留牌子。
不过想想,也便清楚了。
后宫虽为妇人,却与前朝紧密关联着。每位宫妃得宠与否,很大程度上都与家族挂钩。
陛下是有他的考量的,倘若有朝一日。。。安氏隐隐有冒头之势,他便可借助忠肃侯府来制衡一二。
思及此,她轻叹一声。
安清岚何等聪慧,这样的道理她不会不懂。。。
一时间,二人竟然无话。
日暮西垂,姜采盈才在安清岚的送别之下出了她的寝殿,往御花园去。没走几步,几个太监恭恭敬敬地向她走来,身后那人还端着漆花端盘,上置一精致盒子。
“奴才参见公主殿下。”
姜采盈的目光往太监身后的端盘看过去,前头的太监解释道:“公主殿下,这是大司马送来的东西,让奴才转交给公主。”
“卫衡?”
“大司马说,今日是宜嫔娘娘生辰,公主殿下入宫比较急,想必是没时候准备娘娘的生辰礼,于是特地托人给公主殿下送过来。。。”
那为首的太监一个眼神,身后的小太监立即朝着她双手呈上锦盒。
里面是一盒歙州墨。江南赵家乃是制墨名家,赵廷桂以松烟、胶、玉屑、龙脑制墨。其坚如玉,其纹如犀,曾引得江南名家争相以黄金易之。
这礼物,倒是非常适合安清岚。
太监在一旁恭维附和,“大司马可真是体贴,处处为公主着想啊。当初陛下圣旨一出,奴才就觉得大司马和公主真是佳偶天成,天造地设的一对儿。。。在整个陵都城,恐怕都是人人艳羡的。。。”
“多谢公公了。”姜采盈无心再听他的恭维,她来得匆忙,袖中并未带银子,所以取下手腕上的一只白玉镯子递给他。
那太监眼神发光,嘴上却说着惶恐拒绝的话,可推搡不过几下也喜笑颜开地收下。
当宫廷的暮钟一下下敲响,昏黄的余韵从宫墙内渐渐散去时,晚宴在御花园中开始。
陛下说得没错,晚宴规模不大。可姜采盈入座时,竟看到对面还有一名面容姣好的妃子在对面。
她稍微回忆了一下,认出此人正是容贵人。
姜采盈面上顿时有些冷。
陛下这是何意?
宜嫔生辰,连护国公都没资格受邀入宫,她一个外人何以在这种场合出现?
她不由地往主座之下的安清岚看去,陛下还没出席,她百无聊赖,目光正好与姜采盈对上。
见她眉间含怒,安清岚的目光往下边右侧看过去也顿时明白,笑着对她摇摇头,似乎在说没关系。
戌时,陛下才从养心殿出来,姗姗来迟。
奏乐这时才起,舞女挥舞着长袖,在御花园中央的空地上跳起蹁跹舞姿。
锦盒和雕漆箱子被一个个送上来,里面全是陛下的赏赐。姜采盈也适时送出自己的礼物,安清岚有些意外,也投来欣喜感谢的目光。
相较于那些金银珠宝,她想安清岚会更喜欢这个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