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是。”
&esp;&esp;常怀应一声,捧着罪证倒退着退下。
&esp;&esp;……
&esp;&esp;就这么着,叶雪霁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直接成了嫌疑人。
&esp;&esp;跟着传旨太监一起来的,还有禁军。
&esp;&esp;禁军是来抓刘大的。
&esp;&esp;“叶二小姐请吧,皇后娘娘还在宫里面等着你呢。”
&esp;&esp;传旨太监宣读完皇后的口谕,身体稍微后退一步,摆个请的手势。
&esp;&esp;“胡说八道,我们齐国公府什么时候往长公主府安插眼线了?!”
&esp;&esp;楚夫人大怒,对叶雪霁道,“雪儿不要怕,母亲陪你一起进宫。我倒要看看,是什么牛鬼蛇神的,敢胡乱往你头上泼脏水。”
&esp;&esp;传旨太监为难道:“皇后娘娘只宣召了叶二小姐,并未宣国公夫人。另外,李管事的认罪书上写明,她一直和贵府的刘大联系。刘大是谁?皇后娘娘发话,要一并带进宫审问。”
&esp;&esp;“刘大?”
&esp;&esp;楚夫人看向王管家。
&esp;&esp;王管家想了想,道:“咱们府上,只有一个叫刘大的,是马房的马夫。”
&esp;&esp;不用问,这个刘大定然是皇上或长公主安插在齐国公府的奸细,现在被推出来当做指认齐国公府在长公主府安插眼线的证人。
&esp;&esp;不得不说,虽然这手段卑鄙,效果却十分显著。
&esp;&esp;只要刘大咬死了,他是受齐国公府的主子指使,在长公主府收买眼线的,黑锅就会结结实实的扣在齐国公府头上。
&esp;&esp;楚夫人也明白这个道理,气道:“我们齐国公府是没人可用了吗?这样的大事会用一个马夫?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这分明是栽赃陷害!”
&esp;&esp;太监赔笑:“所以皇后娘娘才宣二小姐进宫自辩。国公夫人放心,皇上和皇后娘娘定然会查明真相,不会冤枉任何一个好人。”
&esp;&esp;楚夫人心说,他们要是不想冤枉人,就不会派你这个没根的东西走一趟了。
&esp;&esp;分明是长公主的责任,皇上不去找长公主的麻烦,偏揪着她家雪儿不放,摆明了针对他们齐国公府。
&esp;&esp;咬咬牙,既然皇上不想好好的,那就索性把事情闹大。
&esp;&esp;有了决定,楚夫人对叶雪霁道:“你且进宫,放心,万事有娘亲呢。”
&esp;&esp;扭头对姜嬷嬷道:“取我的诰命服来,我要去敲登闻鼓,告御状!”
&esp;&esp;进宫
&esp;&esp;听楚夫人要告御状,传旨太监的脸色微变:“国公夫人息怒。皇后娘娘只是想叫二小姐进宫问问情况,没有别的意思。咱家这就进宫帮国公夫人问问,看能不能请国公夫人陪着二小姐一同进宫。”
&esp;&esp;敲登闻鼓告御状,除了皇上必须要过问外,还会三司会审。
&esp;&esp;到时候事情闹大,想要压下去就难了。
&esp;&esp;这个传旨太监算是皇后的心腹,隐约猜出这件事里面有猫腻。
&esp;&esp;为了自家主子着想,他也得先把楚夫人安抚下来。
&esp;&esp;楚夫人不吃他这套:“不必了。那个什么李管事不是公主府的奴才吗?她敢攀咬我们齐国公府,必然是受了别人的指使。我怀疑,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长公主设计的,便是我们府上的刘大,也是她安插过来的奸细。”
&esp;&esp;“至于长公主为什么算计我们,就需要请皇上查明真相,还我们齐国公府一个公道了。”
&esp;&esp;“王管家,去把刘大抓来交给这位公公,再安排人护送雪儿进宫,我这就去敲登闻鼓。”
&esp;&esp;“诶呦,我的国公夫人诶!”传旨太监急的跳脚,“您这又是何必呢。咱家既然说了会向皇后娘娘秉明情况,就必然不会骗您。您只管安心的等着皇后娘娘的传唤就行,何必抛头露面的敲登闻鼓告御状?那可是要先受杖刑的。”
&esp;&esp;“便是您不怕疼,不为自己着想,也该为府里面的其他公子小姐着想啊。您身份尊贵,当众受了杖刑,让府里的公子小姐们日后如何自处?”
&esp;&esp;“您消消气,皇上圣明,定然不会让二小姐蒙冤的。”
&esp;&esp;楚夫人还要再说,叶雪霁拉住她:“母亲放宽心,就像这位公公说的,皇上圣明,定然不会冤枉好人。有人冤枉我,皇后娘娘召我进宫自辩,也是应该的。你和二婶在家该做什么做什么,我去去就来。”
&esp;&esp;楚夫人想了想,点头:“你且先去,要是谁敢冤枉你,母亲便是拼了这条命,也要敲登闻鼓,给你讨个公道。”
&esp;&esp;说着,看了传旨太监一眼。
&esp;&esp;传旨太监心头一紧,知道这话是说给他听的。
&esp;&esp;确切的说,是说给皇后和皇上听的。
&esp;&esp;心里微微后悔,早知道齐国公夫人这么难缠,他就该想办法躲过这次的差事,让别人来传旨了。
&esp;&esp;这话既然让他听到,就不能瞒着,不然出了事,他十个脑袋都不够皇上砍的。
&esp;&esp;……
&esp;&esp;把人送走,楚夫人眼神一厉,对王管家道:“你带着人,把府里面上上下下的人清一遍,那些钉子都清理出去!”
&esp;&esp;她一直知道府里面有其他人的眼线。
&esp;&esp;不只她,国公爷和老国公爷都知道。
&esp;&esp;先前想着,有这些细作在,可以表明齐国公府的坦荡,降低皇上的戒心。
&esp;&esp;所以就放任这些细作在府里待着,没有理会过。
&esp;&esp;没想到,这么多年都没事,而今这些细作竟然成了别人攀咬诬陷齐国公府的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