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改头换面的王伦
&esp;&esp;“此乃履亲王命中有此福泽,能够承蒙圣恩,得以后继有人,至于贫道,不过是略窥天机,提前说出来罢了。”玄极道人捻须,口中说着谦虚的话,神态却并没有多少谦虚之意。
&esp;&esp;这样的自信态度,反而让皇帝对他的修为多了几分信任。
&esp;&esp;“说到天机,朕近来也有些疑惑,想要法师解答。”皇帝道,“近年来西北战事不断,来年开春又要用兵,朕心系前线将士,颇有几分担忧。法师不妨替朕卜上一卦,看看来年国运如何。”
&esp;&esp;玄极道人笑道:“这不必算。”
&esp;&esp;“不必算?”皇帝来了兴致,“什么叫不必算。”
&esp;&esp;玄极道人笑道:“皇上乃真命天子,天朝国运昌隆。贫道入宫前就已经看过,西北天边血光已散,金光隐现,是大吉之兆。来年边疆平安祥和,皇上剑锋所指义旗所指,边民必然望风而拜,争归王化,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esp;&esp;皇帝闻言,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esp;&esp;玄极道人又补充道:“不仅如此,皇上身为天子,您的运势与国运相辅相成,明年乃鸿运之年,不光战场上天朝大军所向披靡,皇上您本人也会身体康健,而且,还会有一桩意外之喜。”
&esp;&esp;“朕?”皇帝挑眉,“具体是什么喜事啊?前线战事顺遂,就是朕莫大的喜事了。”
&esp;&esp;玄极道人微微摇头,高深莫测道:“既是意外之喜,贫道此刻也无法断言,只待缘法到了,您自然便知道了。但是贫道可以确定,这件事一定会让您惊喜不已的。”
&esp;&esp;皇帝听他故弄玄虚,也并不十分相信,只笑道:“虽然是些没根据的吉祥话,但是朕听着十分受用。法师只管将今年的科仪做好,朕自然有重赏。”
&esp;&esp;“谨遵圣命。”玄极道人躬身道。
&esp;&esp;皇帝起身吩咐魏嬿婉道:“皇贵妃啊,年关科仪斋醮诸事,你亲自与法师安排妥当,皇额娘让朕法事结束后就去给她请安,朕先过去了。进忠,你留下协助皇贵妃。”
&esp;&esp;有如懿与安吉之案“珠玉在前”,皇帝多上涨了点教训,知道不能让嫔妃与和尚道士单独相处,当然,他涨的教训也不多就是了。
&esp;&esp;“是,臣妾恭送皇上。”魏嬿婉福身道。
&esp;&esp;皇驾径直离开,魏嬿婉与玄极道人对视一眼,皆露出嘲讽的笑意。
&esp;&esp;这个所谓的玄极道人,正是改头换面之后的清水教主王伦。
&esp;&esp;自从在京郊血滴子秘密据点,魏嬿婉劝服王伦与她合作,魏嬿婉便安排王伦彻底隐匿起来,一边让他潜心学习道法,一边让进忠给他安排身份。
&esp;&esp;王伦自己就是神棍出身,能说会道,加上白莲教本身又是佛道与各种民间迷信的杂糅怪,有不少基础,所以王伦学起道法来自然没什么障碍。
&esp;&esp;不过一年时间,便学成了个像模像样的道士。
&esp;&esp;而魏嬿婉呢,也在这一年间高调皈依道门,并借着皈依的机会给各处皇家和民间道观捐献功德,修庙塑像,结交道士,渐渐掌握了几处重要的皇家道观。
&esp;&esp;魏嬿婉封后
&esp;&esp;将一切铺垫好,王伦便化身玄极道人来到京城,在魏嬿婉早就安排好的朝天宫挂单,接触京中达官显贵。
&esp;&esp;不过,京城的道士多了,个个都是师从名家,道法高深,王伦能够以这么快的速度脱颖而出,自然有其过人之处——那就是灵验。
&esp;&esp;在京城达官显贵眼里,玄极道人简直就是个活神仙,他无论是算命还是做法,总是格外灵验。
&esp;&esp;首先,玄极道人预言未来之事,鲜有不准的。
&esp;&esp;这不废话么,有魏嬿婉这个重生者给他开挂,他当然说什么中什么。
&esp;&esp;其次,便是法事灵验。
&esp;&esp;有了未卜先知的名头,玄极道人在京城名声大噪,大家争相请他做法事。
&esp;&esp;玄极道人脾气古怪,不轻易开坛做法,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平门百姓,是否愿意为之开坛,全看他的心情。
&esp;&esp;心情好的,哪怕是平头百姓也能请道,心情不好,就算是公子王孙也别想上门。
&esp;&esp;不过,虽然能请到他的人不多,但凡是请到他的人,无论是求升官发财的,求平安顺遂的,求姻缘子孙的,绝大部分都会灵验。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