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沈珺回过头来看她。
&esp;&esp;徐复祯见他眉眼之间又笼着一丝忧郁,心中顿感不妙:该不会是他那头“斥候”死掉了,来找她问责的吧?
&esp;&esp;果然,下一瞬便听沈珺道:“徐妹妹,我给你的那枚太极鱼符……还在吗?”
&esp;&esp;这么重要的东西,徐复祯当然是随身携带着。她从腰间的荷包里取出那枚鱼符,疑惑地看向沈珺。
&esp;&esp;却见他有些赧然道:“这枚鱼符能不能还给我?我用其他东西给你补偿。”
&esp;&esp;徐复祯有些生气。她虽然也用不上他的兵,可是堂堂一个郡王世子,送出去的东西又反悔要回来,实在是太没有风度了!
&esp;&esp;她有些不悦地说道:“我还从来没见过有人把送出去的东西要回来的。”
&esp;&esp;沈珺涨红了脸,忙解释道:“徐妹妹,你误会了!我的那支骑兵要解散了,所以这枚鱼符也就失效了。否则,我怎么可能会要回来?”
&esp;&esp;徐复祯有些意外,问道:“为什么?”
&esp;&esp;沈珺有些失落地说道:“我那支骑兵原来是养在三叔的营里。上个月北狄又来进犯河东,我三叔要备战迎敌,没有场地养我的兵了。我养不起他们,只能解散掉了。”
&esp;&esp;还有郡王世子养不起的东西?徐复祯奇道:“你的骑兵人很多吗?”
&esp;&esp;沈珺老实回答道:“只有七个人。不过养兵的花用很高,尤其是重骑兵,要有场地,要聘教头,要聘马夫,每个人配两匹骏马,马鞍辔头、盔甲兵器、加上军饷花用,平均下来一个人每月得花一百多两。”
&esp;&esp;徐复祯也吃了一惊,没想到养兵的花销如此之大。可是她心中立刻冒出了一个想法。
&esp;&esp;她沉吟着对沈珺道:“如果这笔费用我替你出呢?”
&esp;&esp;沈珺大吃一惊,疑心自己听错了,磕磕巴巴道:“你、你有那么多钱吗?就算你有,我也不能白花你的啊……”
&esp;&esp;徐复祯道:“当然不是白给你花。我有个要求:你养的这支队伍,我要有最高调度权。也就是说,哪怕他们在战场冲锋陷阵,我让他们进京,他们也得马上回来。能不能做到?”
&esp;&esp;“你不会想造反吧?”沈珺狐疑地说道。
&esp;&esp;“当然不是了!”徐复祯哭笑不得。
&esp;&esp;可是朝廷确实很快要易主了,自己手上的实力多一点总归不是坏处。
&esp;&esp;她这趟出去见识了文康公主的卫队,知道有一支自己的兵卫的好处。反正她现在钱多得不知道怎么用,刚好借这个机会养一支兵起来。
&esp;&esp;这样一想,她又补充道:“而且七个人太少了。有机会的话,我可以给钱你扩充到十二人。”
&esp;&esp;跟文康公主的卫队一样的规模。
&esp;&esp;沈珺将信将疑地看着她。却见徐复祯气定神闲地回望着他,一点也不像开玩笑。
&esp;&esp;他想起妹妹曾经说过,徐复祯这趟出行是去拿她母亲的遗产。她母亲和婶娘同出常氏,婶娘手里的陪嫁管着三叔一家子开支,还有盈余给叔父犒军……
&esp;&esp;若是她此行拿到了她母亲的陪嫁,那还真有这个钱给他养兵!
&esp;&esp;沈珺想通了这一关节,喜悦顿时如决堤的洪水涌上心头,不由半跪在徐复祯面前行了个抱拳礼,激动地说道:“徐妹妹,不,徐姐姐!你真是我亲姐姐!”
&esp;&esp;徐复祯吓了一跳,忙把他扶了起来。
&esp;&esp;经历这一插曲,她算是彻底扫掉了在公主府的阴霾。
&esp;&esp;徐夫人老是说公主是她的贵人,她觉得郡王府才是她的贵人呢!
&esp;&esp;她一直在郡王府用了晚膳才回去。
&esp;&esp;临走前常夫人送了很多珠宝首饰给她,又约定过几天亲自到长兴侯府登门拜访,这才放了她回去。
&esp;&esp;回去后徐复祯跟徐夫人说了她姨母的事,徐夫人也很是高兴,亲自给郡王府下了张请帖,又遗憾秦萧不在,不能让他见一见长辈。
&esp;&esp;徐复祯不由庆幸幸好秦萧不在,她还不想让姨母见他呢!
&esp;&esp;可是又有些理解起徐夫人的心态来,她也遗憾霍巡不在,她觉得姨母肯定会喜欢霍巡。
&esp;&esp;折腾了一天,徐复祯早早地歇下了,今晚倒是一夜黑甜无梦。
&esp;&esp;只是翌日一早,水岚就把她摇了起来:“小姐!快起床梳妆,公主府有请。”
&esp;&esp;徐复祯睁开朦胧睡眼。
&esp;&esp;她现在对文康公主一点儿好感也没有,更不想去公主府触霉头。
&esp;&esp;她往里翻了个身,把头埋在红绸软枕上,闷声道:“不去!你就说我上次听闻公主教诲,忧思悔恨成疾,已经卧病在床了!”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