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有点辣,但味道很好。”张文心评价。
闻言,其他人纷纷尝试。
“嗯,很开胃。”葛泰面不改色地嚼了一只。
张家三姐妹不太能吃辣,才吃两口就被辣红了脸。
大家要学,厨房又站不下这么多人,于知乐索性用小灶在院子里炒。
“第一步是煮软干辣椒,再把辣椒捣碎成糍粑状。”她把干辣椒倒进沸腾的水里,不时搅拌。
呛鼻的味道让打喷嚏的声音此起彼伏,只有于知乐不受任何影响。
她把泡椒切碎,说:“摆摊时的底料还会加泡姜,也是切碎。”
锅倒掉辣椒水,烧干,再筷子边开始冒泡时加入洋葱碎和芹菜。
锅里的菜逐渐变黄,洋葱和芹菜的香味随之被炸出。
“先沿着锅边下辣椒,这样不会可以防止油溅出来。”于知乐小心意义地把糍粑辣椒加入油里。
辣椒表皮炒干,再下一把花椒炒出香味,最后倒入泡椒碎,不断翻炒。
锅里的水分不断蒸发,底料的颜色变成诱人的红色。
“期间要不断翻动,防止糊锅,出锅前加两勺白酒。”于知乐倒入白酒,抽调柴火。
炒好的泡椒底料色泽亮红,味型比单纯的泡椒或辣椒更复杂,辣与酸的结合恰到好处,醇厚而浓郁。
众人的嗅觉系统被咸香酸辣的味道牢牢侵占。
“底料一般提前一天炒,静置一个晚上味道会更好。”于知乐说。
今天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她就没有严格按照配方和步骤执行。
彼时,陈昭刚好下工。
她就直接擓上一勺底料,加入热水煮沸,下切好的河粉和提前准备的蔬菜,烫熟出锅。
除了周岳生,大家都吃泡椒河粉。
红油漂浮在汤汁上,为河粉增添了几分食欲。
细腻粉糯的河粉与泡椒底料很搭,第一口就惊艳了大家,让众人赞叹不已。
“我觉得你们桌子肯定坐不下。”陈昭咂舌回味。
张文心第一次这么赞同陈昭的话,盘算着再去找两套桌椅。
这一刻,副业组所有人满心期待大集那一天的到来。
第67章
副业组几人有条不紊地进行准备工作。
大集前一天,于知乐骑车去城里取猪肉。
“妮儿,这大棒骨整多了,没问题吧?”胡老三从后厨拎出一个小箩筐。
于知乐目测这堆大棒骨有十斤以上,给他多塞了几毛钱。
胡老三发现数目不对,又给她塞回来,两人拉扯了好一阵子。
“妮儿,你现在算我半个师傅,这几毛钱的事不用算得那么清楚。”胡老三大大咧咧地说。
于知乐拗不过他,说:“明儿我让摊子负责外送的人给胡三哥送一份泡椒米粉,胡三哥可不能拒绝了。”
“你们小摊还有外送呢?这泡椒又是什么?”胡老三好奇地问。
于知乐笑了笑:“这是蜀菜中特有的调味料,胡三哥尝过就知道了。”
“小于,海隅村的副业组是张罗起来了?”服务员大姐插了一句,而后又自我介绍,“我叫胡蓝,你叫我蓝姐就成。”
“是,明天第一天去大集摆摊,早上卖海鲜河粉,中下午卖泡椒米粉。”于知乐笑盈盈地回答。
胡蓝一下来了兴致,问:“这泡椒米粉多少钱一碗?外送要加钱吗?”
“泡椒米粉三毛钱一碗,有肉末有菜,还有小海鲜,额外加五分可以再加两荤一素配菜,外送五分钱。”于知乐详细地介绍小摊的经营模式。
胡蓝觉着挺有意思,掏出五毛钱,说:“你给我配碗四毛五分的粉,中午送到这儿来。”
接着,她吐槽道:“天天吃胡老三做的菜,吃到我都腻歪了。”
“好的,您是我们第一位客人,送一杯柠檬水。”于知乐收下钱,笑道。
胡蓝惊喜道:“嘿,你们副业组可真有趣,边买边送,而且这柠檬水也是个新鲜玩意儿,好喝吗?”
“您尝过就知道。”于知乐卖了个关子。
胡蓝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兴趣,拉着她聊起家常。
“行了,话匣子一打开就关不上,你让人家小于回去好好准备。”胡老三打断。
胡蓝白了他一眼,倒也不继续闲聊。
于知乐与两人道别,碰巧在饭店门口撞见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