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 > 第92节(第2页)

第92节(第2页)

胡曲莲感慨万分,拍了拍这个年纪与女儿相仿却为国出生入死二十余载的人。

“胡老师,行李都在这儿了。”一个短发女生拎着一大一小两个皮箱走来。

其中的大皮箱看起来很重,他走动时会发出金属罐装相碰发出的声音。

“小胡姐,你也来了。”陈昭激动地碰了碰来人的肩膀。

小胡放下行李,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小昭长胖了不少啊。”

周岳生与于海光一眼就能看得出对方是个练家子。

三人眼神相接一瞬,就算打过招呼了。

一行人上了车,于海光与于知乐换了个位置,陈昭坐在后座中央。

“奶,你看,这些都是姐做过的菜。”陈昭掏出小本子,一页一页地翻,每道菜都介绍得非常详细。

尽管很多菜他都在信中提过,胡曲莲还是听得很认真,笑容里藏着纵容与宠溺。

“怪不得整个人都圆了。”她笑着把手搭在陈昭的手腕。

下一秒,她的笑容一滞,抬手弹了一下他的脑袋,说:“暑温病不留在家里好好休息,跑出来做什么?”

“什么都瞒不过你。”陈昭蹭了蹭她的胳膊,“不过,我喝了几瓶解暑水,已经没事了。”

“以后你就知道厉害。”胡曲莲轻叹一口气。

陈昭骄傲得挺起胸膛:“我这不是有个京市医院最最最厉害的中医奶奶吗?我才不怕。”

于知乐被他的表情逗笑。

“小于,得亏你和小越受得了他的性子,要不过年回家准找我哭没朋友。”胡曲莲看向于知乐。

陈昭在下乡后的第三个月寄回的信件提起他遇到一个很爱学习的朋友,之后于越的名字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但字里行间总透露些许低落的情绪。

而三月中旬,于知乐的名字出现之后,他的信里只有欢乐。

因此,胡曲莲对于家姐弟的印象非常好。

见到于知乐以后,她就明白孙子为什么会这么喜欢她,气质干净得让人一眼就会萌生好感。

如果不是陈昭在信里多次提到她于知乐未婚夫,她真想撮合两人。

“他很可爱,是我们的开心果。”于知乐笑道,“而且他现在也有很多朋友。”

“真的?”胡曲莲惊喜地看着陈昭。

她知道自家孙子因为直白的性格受到知青点的排挤,还以为他只与于家人来往。

“当然。”陈昭不自觉挺直腰背,报出一串人名,“江上清、张文心、葛泰……,我现在每天都好开心。”

“好,好,好。”胡曲莲叠声道。

回程的路上,她给于知乐把了把脉,教她如何根据时节挑选食材进行食补。

烹饪恰好是于知乐最感兴趣的事情,两人聊得非常开心。

时间过得快,一行人很快回到海东镇。

在于知乐的提醒下,周岳生绕路到国营饭店,走进后厨拎出一筐食材。

有肉有菜有海货,肉是上头为了安抚赔的,而菜和海货是于知乐特地让胡老三留的。

“回村!奶,等会我给你介绍我的朋友们。”陈昭莫名开始激动。

胡曲莲摇了摇头,连声应好。

抵达海隅村时,已是傍晚,村口大槐树下坐满了摇着葵扇纳凉的人。

小孩们见着吉普车,尖叫着围上来,簇拥着车子慢慢向前滑行。

“大光,去哪啊?”有人上前与于海光搭话。

于海光应道:“去接小昭的奶奶,她来我们这住几天。”

“城里人脑子都有泡,乡下有什么好住的。”那人嘟囔着从车窗探头去看后座,感叹,“嚯,果然是城里人,穿得真光鲜。”

他的话一出,其他好事的人也围了过来,车是彻底走不动了。

孩们嘻嘻哈哈地爬上车顶,而大人拼命往前凑,想看看穿得到底有多光鲜。

几人只好下车,打算步行回家。

“城里人果然都会保养,孙子这么大了,看起来才五十岁不到,白头发都没几根。”一个脸上布满皱纹的老头感叹。

有人附和:“就是,不像我们,四五十岁就成老树皮了。”

“那是,我们胡老师可是全京市乃至全国最厉害的中医。”小胡神情骄傲,“不知道从鬼门关前抢过多少人。”

于知乐几人心想,糟糕,这几天胡医生怕是安静不下来了。

如他们所想,村里人一听名头这么大,纷纷伸手地让胡医生给把脉看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