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道:“只怕如今好了,前儿有人家相看,眼见有婆家了,还是那们?”
宝钗的眼睛肉眼可及地亮了。
贾母却把话题岔开了,问周奶妈:“今儿是住下,还是家去?”
周奶妈笑着道:“老太太没看见,衣服都带来了,可不住两天。”
贾母那么眼尖心明的人,怎么可能没看到她们带的东西。贾母如此说,就是在转移王夫人提出的话题。湘云的议亲都没有定下来,王夫人就开始到处讲。万一没成呢?姑娘的面皮还要不要了?
可见,王夫人不大喜欢湘云,还把这种不喜欢摆在面上了。
湘云议亲对象,是卫家的哥儿,卫若兰。
李莞想起曾听宝玉讲过的一件事儿。卫若兰跟冯紫英,好像一起去参加了什么围猎。
围猎是这个世界皇家亲贵的活动。冯紫英、卫若兰是被那位坏了事的老义忠亲王一系的人,邀请的。
老义忠亲王原是太上皇的太子,后来嫌当太子时间太久,总是抱怨,被太上皇圈禁到死。但是,老义忠亲王还有儿子、孙子。老义忠亲王有罪,他的子孙不但无罪,而且还是太上皇发妻嫡皇后所出。当今圣上的母亲原来还只是一位小宫女。
朝中势力盘根错节,默默尊老义忠亲王血脉的朝臣不少。四王八公、冯家、卫家,都是。
眼下湘云跟卫家的议亲,不过是史家两个侯爷的一步棋,湘云就是那枚棋子。
不过,卫若兰长得倒是不错。秦可卿葬礼上,李莞曾经看到过他。当时李莞还在问,那是哪家的哥儿,生得如此品貌。宝玉还告诉过李莞,那人便是卫家的哥儿,卫若兰。
湘云问:“宝玉哥哥不在家么?”
李莞感觉,湘云是有些喜欢宝玉的,不管哪种情分上的喜欢,她口里念得最多的,便是宝玉了。
宝钗笑着道:“她只想着宝兄弟。两人癖性好顽都合式。可见还没改了淘气。”
宝钗一语,把湘云跟宝玉定位在了亲情跟友情上。
湘云也不太介意宝钗说什么。她给府里诸人分发着礼物,连袭人、鸳鸯、平儿、金钏儿每人都带了一个戒指。
那袭人在跟宝玉前跟过湘云,跟她有些交情。鸳鸯是贾母的大丫鬟,对湘云也有照应。平儿是王熙凤的丫鬟,那是个公认的好人。至于金钏儿,现在已经不是王夫人的丫鬟了,到了李莞铺子里了,显然是湘云的消息滞后了。
李莞替金钏儿接过戒指:“云姑娘,我替金钏儿谢谢你了。回头我给她。”
对上王夫人那张铁青的脸,李莞微笑以对。是太太你不要金钏儿的,我不过是把她捡回来罢了。
李莞转身看到史湘云宫绦上系着的金麒麟,觉得甚是好看。
湘云大方地把金麒麟提起来给李莞看。
宝玉前几天也得了一个麒麟,还拿给众人看过。
话说当初薛宝钗搞了个金璎珞,说是有高人给了吉利话,刻在璎珞上“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跟宝玉娘胎里带来的玉上的字“莫失莫忘,仙寿永昌”很像一对。府里巴结王夫人的人,就鼓吹金玉良缘。
此时,没有一个人提宝玉的麒麟。
李莞也不提,她不撮合宝玉跟湘云。史家跟卫家的亲事能不能成且再议。宝玉那儿并不是好去处,一众生态环境复杂的丫鬟们,还有王夫人、薛姨妈、宝钗对宝玉的围堵。
过了两天,又听湘云说,宝姐姐是最好的,纵使有这么个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无妨的。
哎哟喂,大姑娘,你真的确定?
*
且说扬州这边,黛玉闲暇便在母亲贾敏的陪同下,去拜的先生那里学着给人治病。
她穿着男孩子的衣裳,都以为她是个小郎君。
这天在路上走着,遇到一只被打断骨头的流浪小狗。
黛玉正好要去先生处,便要随从将小狗也一起带到了医馆。
“玉哥儿,你看要怎么治呢?”先生笑着道。林家的玉哥儿,学东西很快,医治这只小狗,他相信她。
黛玉在先生的带领下,查看了小狗一番。小狗很有灵性,像是知道有人在救它一般,很是配合。
“小狗没有大的内伤,就数后腿处有骨折。”黛玉查看后道。
“整好将为师先前讲过如何治疗骨伤,给小狗治治。”先生道。
先生说,他原来带的弟子,学骨伤时,都会先拿小动物练手,造一个骨折,然后去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