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道:“那就有劳宝姐姐了,我一会儿跟袭人说。”
贾珠见宝钗没有离开的意思,宝玉跟她又说得亲热,贾珠便先回了。
贾珠回来后,跟李莞道:“娘子,往后宝玉、岩弟弟跟林姑娘的事。我不掺和的。”
李莞听说贾珠被贾政踹了一脚,先还担心,本要拄拐去看。又听报说,大夫来看过了,珠大爷跟宝二爷都无事。
李莞便没有去了。本心里不快,贾政再怎么也不能跟贾珠动手,况贾珠的官还大一些。
结果贾珠回来撂下这么一句,李莞又给气笑了。“他们年轻人的事,不该留给他们自己吗?”
贾珠又把宝玉拒绝去书院,拒绝参加科考去国子监念书的事讲给李莞听。
“那是宝玉自己的选择。你这个做大哥的,也不是没有给他指路。没准宝玉过两年长大了,一下子想明白,又想往书院去了呢?”李莞道。尽管她知道,宝玉就这样了,被父亲毒打都不想着自己走出去,往后指望他能做点什么,很难了。
“那倒也是。”贾珠道,“车到山前必有路。”
“船到桥头自然直。”李莞接着下一句。
又过了些时日,李莞收到了扬州托人送来的包裹。
李莞打开包裹一看,里边有些精致的小瓶子。还有扬州姑妈,黛玉的信。
原来啊,黛玉研制了一些治疗外伤的药,在先生的医馆里用后颇受好评。正值林如海的门生有来京的,贾敏便托其将药送去了京都。
李莞打开瓶子闻上一闻,都要香哭了,竟是把大夫给她敷的药给比下去了。她忙将黛玉制的药,抹了一些在伤处,清清凉凉的,又伴随着花草的芬芳,这才是理想的外伤药嘛。
*
边塞小镇。
小梨花交了个朋友,一只漂亮的红毛狐狸。这两只时常跟着李岩去外巡。
有时候它俩互相追逐跑在前头,有时候又跑在后头,有时又在草丛躲藏嬉戏。
红毛狐狸很怕生,旁人近不了它。
“将军,你说小梨花跟这只小红毛是什么关系?”李岩的一个小将问。
“朋友?”李岩道。
李岩的副将岳长弓笑了,心道,李岩将军虽然是我朝第一勇将,到底是少年心性。
岳长弓敛起笑容,大声道:“对!将军,它们是朋友!”
第52章沁心
李莞脚伤好后,便去怡红院看宝玉。
只见报厦里外站着许多丫鬟、婆子。原来,这会儿贾母、王夫人、薛姨妈、宝钗、熙凤等人都在。
众人见李莞纷纷问其脚伤,李莞笑道,早好了。
李莞又问宝玉:“可好些?”
宝玉欠身起来,道:“好多了。”
一旁的薛姨妈问:“想吃什么?只管讲。”
宝玉笑着道:“倒是想上回做的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了。”
宝玉说的小荷叶儿,是新出的荷叶尖;小莲蓬儿,也是嫩莲蓬米。这两样虽然不稀奇,但是入宝玉碗里的,便是刨光整个荷花池挑出的嫩尖儿。在外哪里能吃得到。
这大概就是宝玉拒绝去外边书院念书的主要原因,不说旁的,肯定带不了这么一大家子围着他转了。李莞如是想着。
贾母便一叠声叫人做去。
王熙凤道:“我记得有四付汤模子,是交给谁了?多半在茶房。”
李莞道:“四付汤模子,我交给管金银器的了,传上来吧。”
府里如今重要的、贵重物品,都在李莞的人手里保管着。这四付银汤模子,价格不菲,光做工都了得。
薛姨妈先接过来,是个小匣子,里边装有四付银模子,一尺多长,一寸见方,上面凿着各种雕饰,有菊花、梅花、莲蓬、菱角等,共三十四样,精巧无比。
薛姨妈笑着道:“你们府里都想绝了,吃碗汤,还有这样的。若不说,我都不认得。”
李莞刚来荣府时,也不认得。宝贝凤凰蛋宝玉一声想要的东西,就是变戏法也会变出来。
宝玉这次受罚重了些,但是不冤枉。对才见了一面的戏子琪官,也就是蒋玉菡,互相换系在腰间的汗巾子。也不问问对方的来历。结果那琪官是忠顺王府的伶人,还甚合他家老人的心意。琪官一不见踪影,忠顺王府的人首先就想到了宝玉,便来要人。
贾政的一通板子,事情就这么翻篇了。众人对其依旧呵护备至,宝玉的生活质量没有任何下降,他当然不愿意一个人去大老远的书院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