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红楼] 高门悍妻 > 第104章(第1页)

第104章(第1页)

“云姑姑,你不要嫁到卫家。”贾柔淑拉着史湘云的袖子道。

贾柔淑觉得母亲对红楼梦的了解,其实更多来自影视剧,就凭她跟父亲贾珠平日讲话内容就能看出。贾柔淑推测,母亲应该书没怎么看原著的。而贾柔淑自己,她看过脂砚斋批评本的原著前八十回,她们大学还有红学的选修课。但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专家可能会有一千个对红楼梦的解读。不过,对于卫家的认识上,贾柔淑看到的解读是一致的,卫家会白茫茫。所以,史湘云可千万不要嫁去。

贾柔淑觉得她的母亲李莞,说话慎重,若非是能一举中地,否则绝不轻易开口。就像她跟父亲贾珠私下叹息了好几次,卫家不是好去处。但是贾家、史家、卫家,中间还夹着贾母,养育湘云长大的史家两个侯爷侯夫人,让李莞对史湘云的事只能侧面表态,三缄其口。

贾柔淑现在还是个小孩子,说什么都说得。若说得不好,或者说得不对,被当成童言无忌,一阵风就吹过了。

因此,贾柔淑大着胆子对怔怔的史湘云道:“云姑姑,不要嫁到卫家啊。我知道你不想去的。”

史湘云垂下眼眸,抚摸着手里的兔子:“那也由不得我。”

贾柔淑道:“云姑姑,天大地大,哪里就容不得了?”不奋力拼一把,怎知不能逃离这段孽缘?

史湘云自嘲地笑了笑,“我跟个小孩子说这些做什么?”她觉得柔姐儿的话,定是听大嫂子私下讲的。大嫂子真是个明白人啊。卫家,湘云根本都不想嫁,只是她一个女子,又能去哪里?

“得,又把我当小孩子。”贾柔淑就知道会这样。不过这个世界很多事也跟原剧情不一样了。比如母亲开的小门脸里,尽捞的原著遭了难的姑娘,比如金钏儿、茜雪等,她们现在就自食其力,过得比原来不知要好多少。

贾柔淑悄悄在湘云耳边道:“云姑姑,你听过金钏儿、茜雪的事儿么?”

说罢,贾柔淑笑嘻嘻地跑开了,就像个普通小孩一样。

自由,就像一颗种子。一但播下去,遇土生根,遇水发芽。一颗向往自由,不愿被压迫、被束缚的心,是抑制不住的,就像人抑制不住呼吸,咳嗽,还有打喷嚏那般。

第95章点伴读

史湘云将柔姐儿的一番话听进去了,回头又想起大嫂子李莞明里暗里给了她好几次点,比如卫家哥儿和冯家的哥儿冯子英走得很近,而冯子英的父亲神武将军冯唐,就曾是老义忠亲王麾下的人。

而老义忠亲王在太子位置上做了三十多年,逐渐按耐不住,对皇位露出觊觎之心,坏了事儿,那时候就被太上皇圈禁了。老义忠亲王被圈禁后抑郁而终。当年追随其的一些臣子,只惩治了几个领头的,大部分人并未清缴。然而这并不代表当今圣上心中没有本账。别看卫家、冯家如今有多风光,就是王夫人的哥哥王子腾不也说倒就倒了?

史湘云心事重重,如今林姑娘去了南边,宝姑娘忙她哥的婚事也不出来,湘云想找个能说体己话的人商量商量,掰着手指,这屋里能讲话的也只有三春姑娘和大嫂子李莞了。大嫂子是个主意多,靠得住的,既然来都来她的稻香村了,不如听听她怎讲。

史湘云正想着,便见李莞笑盈盈地来了。

跟在李莞身边的银蝶道:“云姑娘,茶沏好了。还蒸了姑娘平日里最爱吃的桂花藕粉糖糕。”

史湘云听到李莞做的糕点,眼睛都亮了。大嫂子做糕点跟旁人是不同的。这荣国府的厨房最是讲究了,一道茄鲞都有几十道工序,高门大户重在用料,一盘茄子都要佐几只鸡来提味道。然而,大嫂子却说,高端的菜品,就要吃食材本身的味道。因此,大嫂子无论做的菜肴,还是点心,都是清淡为主,但是各种搭配又互相提味。

就拿那道桂花藕粉糖糕来说,荣国府大厨房里做的,又给了猪油,又给了蜂蜜,好吃是好吃,但是容易腻,吃两块就吃不了了。而大嫂子小厨房里做的,就是用清清爽爽的桂花和藕粉做的。大嫂子既没有给猪油,也没有给蜂蜜,而是用最普通的麦芽糖提味。因此,大嫂子做的桂花藕粉糖糕中能吃出淡淡的麦芽的香味,还不腻。

大嫂子做的其它糕点也是如出一辙,实惠可口,百吃不腻。她家的糕点铺子,可是人来人往,风评甚佳。

李莞院里的书房里摆着一张茶几,上边摆着各种点心。茶几旁烧着炉子,炉子上的果茶在沸腾着。

史湘云比黛玉小一岁,也快要及笄了。花儿一般的姑娘,此时正美滋滋地品尝着糕点,又露出纯真的笑容。

李莞转动着手里的茶杯,心道,南征的大军如今都开拔了,卫家还未还国库银子。皇上如今为稳固朝政,只将王子腾等欠着巨款的人先革职。皇上此举已经是轻拿轻放了,但不代表着没有后边的动作。

李莞其实已经点过湘云几回了,她是个聪明姑娘,回过头就能想明白。但是两世的经历告诉李莞,人若想走出命运,终究是要靠自己破茧,旁人就是有心,不过也只是在茧外助力罢了。

贾柔淑和母亲想的略有不同。贾柔淑前世是个大学生,未踏入社会,今生又是个被保护得好好的小孩子。她现在行事的方式更为直接,不然一句童言无忌,她的言行就会被忽视了。

贾柔淑一边啃着一块糕点,一边道:“云姑姑这么喜欢吃我母亲做的糕点,不如就留在这里,咱们一起做糕点。”

史湘云其实每次来荣国府,都只能来玩几天,就要被叔叔婶婶给接回去。她的乳母周嬷嬷就是叔叔婶婶放她身边的。史湘云但凡想多待几天,周嬷嬷便会催。

史湘云在史家过得并不好,她的父母早亡,由两个叔叔和婶婶一起带大。她的两个叔叔承袭了爵位,目前还没有分家。若她父亲不是那般早走,父亲是长子,怎么说爵位也有她父亲的份。也不至于到如今,月钱不够花,只能自己苦做针线来填补。

两个叔父为了自己的仕途,将她说给了卫家。而大嫂子提点过自己几回,卫家前路叵测。柔姐儿更是说出“不要嫁到卫家”这样的话。

史湘云心道,原来只知道女儿离了家不能活,可是茜雪、金钏儿不也比往日过得更好了?

“好呀,那我可得在这里多赖几天。大嫂子可得把那身好手艺教教我。”史湘云笑着道。

“我巴不得姑娘常来呢。”李莞就是盼着热闹,如今黛玉跟李岩去了南境,兰哥儿在宫里伴读,三春姑娘里探春活跃一些。史湘云在哪里,哪里的气氛就掀起来了。

于是,史湘云就在荣国府多住了几日。她原先来府里,先跟黛玉一起住过潇湘馆,后来跟宝钗好了一阵,住过蘅芜院。如今黛玉和宝钗两位姑娘都不在荣国府了。潇湘馆里外静谧,蘅芜院更加荒芜。史湘云后来便住在了贾母所在的荣善堂。

这几日,史湘云都在贾母处吃了早膳,然后来李莞的稻香村,跟着在小厨房里学做糕点。

史湘云的乳母周嬷嬷催了几次,让史湘云早些回去。史湘云都说,等糕点学会了,回去做给她的两个婶婶吃。周嬷嬷便由了她。

然而,半个月过去了,眼看着都要过年了,史湘云没有丝毫回去的意思,而且回答每次给周嬷嬷的话都是,再等两天,糕点还没学会。贾母也是个爱热闹的,史湘云不肯回去,贾母巴不得有热闹孩子陪她,便让周嬷嬷回去说说。

周嬷嬷觉得不对劲儿,那么听话的云姑娘,怎么说话的语气都变强硬了。周嬷嬷忙回史家,回禀两位夫人。

史家的那位侯夫人倒是没想到史湘云觉醒这一层。如今湘云跟卫家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来年湘云及笄了,就可以把她嫁过去了。贾母又不是别人,是史家的姑太太,湘云想在她那儿多住两天,也无妨。

史湘云也没有想到,两位婶婶竟然答应她在贾府过年。她的心情无比畅快,原来强硬一些,人家是会让步的。难怪有句话,叫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眼下总算是可以不用黑灯瞎火的做针线,也不用想跟卫家的糟心事儿,安心过个年。年后自有年后的法子。

*

年节将至,贾兰从宫里回来了。

如今的贾兰,已经出落得越发像个大人了,个子都赶上宝玉了。

贾兰一回来,稻香村的厨房就开始忙得热火朝天起来。

李莞想着儿子平日都在宫中,年节才能回家,忙出忙进地准备他最爱的食物。

贾兰跟贾柔淑在书房,他笑着问:“最近可在读哪些书?”

贾柔淑前世在大学的专业是古典文学,书是读过一些的,精读倒也算不上。前世她那种读书法,给这个世界,只能叫浏览。她这世的兄长贾兰,那可是头悬梁锥刺股的卷王,家中架子上的书,他都能背的。

贾柔淑估摸着,她若是说了贾兰也读过的书,就免不了贾兰来考她。于是,她挑了两本贾兰不咋看的书道:“就是看了一些《女四书》、《烈女传》、《贤媛集》罢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