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蒙古那边送来的东西,皇太后又如何没有,她心知康熙过来必有其他事情,却也不多言,都说不聋不哑,不作家翁,更何况康熙并非她的亲子,她在后宫中的日子,依靠的是康熙对嫡母的尊敬,对于康熙这般强势的帝王,她还是不要指手画脚地惹人厌烦。
&esp;&esp;皇太后笑眯眯地点头:“可巧了,这两日我正想着吃这一口,你就送来了。”
&esp;&esp;康熙目露愧色:“儿子不孝,前朝事情太多,疏忽了您这儿,若非佟佳氏提醒,儿子差点就忘了,您以前最爱这风干牛肉。”
&esp;&esp;来了,皇太后微微坐直,这大概就是康熙特意过来的目的,也不知是为了佟佳氏讨要什么,虽说皇太后与佟佳一族关系微妙,但她并不是个傻的,知晓康熙的心在养母和生母之间,必然偏向生母,她也无意为难,只想着无论康熙要做什么,她都顺着他的意。
&esp;&esp;“皇贵妃是个好的。”皇太后慈爱地看着康熙:“这些年后宫她打理地再好不过,难为她病了还操心着我这儿,这两天她身子好些了吗?”
&esp;&esp;康熙眼含泪光:“皇额娘,佟佳氏大概是好不了了。”
&esp;&esp;“怎么会这般严重?”皇太后一惊,真心实意地可惜:“她还这么年轻,才过了多久的好日子。”
&esp;&esp;“皇额娘,”康熙拿着帕子,将脸上的泪擦去:“佟佳氏求朕,想在闭眼前见着胤禛的亲事定下,朕想着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若就随了她的心意。”
&esp;&esp;越过选秀指婚,到底不算正途,佟佳氏到底只是妃嫔,许多事做着都不是那么名正言顺,康熙不愿佟佳氏受朝中的弹劾,特特求皇太后下旨。
&esp;&esp;皇太后是长辈,又是世祖皇后,康熙嫡母,若能得了她点头,宗族中压力到底小了些。
&esp;&esp;皇太后听了,却心头一喜,这真是瞌睡了送来了枕头,胤祺才说想和林家姑娘定亲,康熙就递了这事过来。
&esp;&esp;皇太后一直忍着,没有给胤祺指婚,就是担心康熙重视规矩礼法,不允许越过选秀,但此时他既然应了佟佳氏,别的也能提一提了。
&esp;&esp;“皇上所言甚是。”皇太后点头赞同:“我听民间有冲喜一说,说不得将胤禛的喜事定了,皇贵妃被喜气冲到,身子就好了,我大清以孝治天下,事急从权,相信朝中大臣们也能理解。”
&esp;&esp;皇太后给了这台阶,实在是太妙了,康熙眼一亮,连连点头:“皇额娘说得在理。”
&esp;&esp;皇太后却挥了挥手,止住了康熙的话:“只不过有一点,长幼有序,胤祉还没定亲,胤禛却定亲,说出去不好听,不若将他们年岁相近的几个,胤祉、胤禛、胤祺都定下亲事,这事瞧着也没那么突兀。”
&esp;&esp;康熙骤然抬头,只见皇太后含笑的目光,他瞬间了然,当即说道:“皇额娘您考虑的是,儿子这便给胤祉挑好福晋。”
&esp;&esp;又过了几日,天越发热了起来,在灼灼烈日中,康熙赐婚的旨意从乾清宫送出。
&esp;&esp;三阿哥胤祉,指婚都统彭春之女,董鄂氏。
&esp;&esp;四阿哥胤禛,指婚步军统领费扬古之女,乌拉那拉氏。
&esp;&esp;五阿哥胤祺,指婚翰林林如海之女,林氏。
&esp;&esp;旨意送出,有人喜有人悲,荣妃气得摔了满屋子的瓷器,她还想好生挑选未来的儿媳妇,没想到就因为皇贵妃的一番话,她的儿子就成了陪衬。
&esp;&esp;胤禛躺在南三所的屋子里,身上是一动就钻心地疼的伤疤,从玻璃窗里透出的光线,不能照亮屋子里的昏暗,就如同他晦暗的内心,他握紧拳头,只觉着被巨大的屈辱感笼罩,分明是他遭了罪,却从来没有人问过他的想法,被利用,被交换,被补偿,他都是局外人,他咬着牙望着空中浮动的尘埃,恨得心头滴血。
&esp;&esp;只有林府,胤祺接了旨意后,欢呼雀跃,喜不自胜,赏了全府下人三个月月例银子后,捧着圣旨,笑着奔向黛玉屋子。
&esp;&esp;谢恩
&esp;&esp;“这,婚事就这般定下了?”黛玉望着明黄的圣旨,只觉如在梦中,没有实感。
&esp;&esp;黛玉一直清楚,未来她将嫁给胤祺,若不是宫中已经默认了他们的亲事,就算满人不在乎礼数,也绝不会允许胤祺与她如此亲近。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