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清穿+红楼] 大清富贵闲人 > 第131章(第2页)

第131章(第2页)

&esp;&esp;更何况,太子的位置也不是那么稳固,他一个个的兄弟,都是野心满满,露着獠牙在旁边等着,觑着机会将太子撕咬下来。

&esp;&esp;太子必须要尽快如朝,才能稳住地位。

&esp;&esp;这个道理,朝中谁都懂,却谁也不敢提。

&esp;&esp;无他,没有人嫌命太长,嫌官太高,敢与康熙对着干。

&esp;&esp;然而这次的朝堂上,真的出了这么一群傻子,他们不知是看不出天子的心意,还是下定了决心当太子的忠臣,联名上了封折子。

&esp;&esp;折子内容堪称引经据典,文采飞扬,若平时康熙见着这样的文采,说不得还能生起几分爱才之心,然而这个折子里的内容,却字字都在戳他肺管子。

&esp;&esp;但康熙自诩是圣明君主,这折子里的内容又是再有理不过的大道理,储君入朝,天经地义,就连康熙都没法子拒绝。

&esp;&esp;不得已,康熙只能捏着鼻子应了,允了太子胤礽入朝,兼理六部事。

&esp;&esp;“这事是贾家做的?”黛玉睁大眼,不可置信地问道。

&esp;&esp;贾家里的那些舅父表哥们,说句大不敬的话,一个个志大才疏,只知沉溺酒色,不像是有这般魄力之人,不是黛玉看不起他们,贾家就没人有这胆量。

&esp;&esp;林如海扯出一个讥讽地笑意:“他们还觉着这是为君分忧。”

&esp;&esp;果然,黛玉扶额,贾家果然是被人当了枪使而不自知,朝堂上的事情,黛玉时常听胤祺与林如海说,她对其中的隐晦之处很清楚。

&esp;&esp;然而已经没落的贾府,他们家除了继承自祖上的爵位外,整个家族只有一个贾政是员外郎官职,这个职位,不过是在每个月的大朝会里能有个站脚的地方,其他的日子里,乾清宫里并无他的立足之地。

&esp;&esp;可以说,贾家对于朝堂的局势,完全并不了解,他们只不过是想借着这奏折,向太子卖好。

&esp;&esp;在他们看来,康熙能同意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甚至年岁不大的五阿哥入朝,作为太子,又如何会不许他入朝。

&esp;&esp;就算太子刚被康熙呵斥过,但父子间哪有隔夜仇,说不得康熙也正在等着臣子递上台阶,得了好处的太子,到底得念着他们的好。

&esp;&esp;然而贾家人忘了,之于天家,他们不过是蚍蜉罢了,卷进去天家之间的权利争夺,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esp;&esp;当然,那些联名的勋贵中,不全是贾家这等糊涂人,总有人看出来其中的风险。但那些家族已经没落到了没有后路,与其落魄,索性背水一战,富贵险中求,说不准得到的就是几代人的荣华。

&esp;&esp;但有这种魄力的人毕竟少,在瞧见康熙允了太子入朝后铁青的脸色后,机警的人已经采取了行动。

&esp;&esp;如林如海,便以黛玉要绣嫁妆为名,不许她再去贾家。

&esp;&esp;如忠顺王府,派管家到了贾府,要求贾府那衔玉而生的公子,将藏起来的小旦还给忠顺王爷。

&esp;&esp;忠顺王府为了个戏子,派人去荣国公府闹了一场的事情,很快就在京中传得沸沸扬扬,众人在感慨忠顺王一如既往地荒唐之时,也少不了捂着嘴议论起贾家那宝贝公子几句。

&esp;&esp;这份热闹,直到过了一个月,才被另一件事盖住。

&esp;&esp;荒唐

&esp;&esp;康熙三十年,注定是个不寻常的年份,这一年,从大阿哥到五阿哥,几个年长的皇子纷纷入朝当差,在自己分到的那一亩三分地里搅弄风云。

&esp;&esp;康熙坐在乾清宫的御座上,眯着眼看着他的那些儿子们的野心不断膨胀,紫禁城里新一轮的权利倾轧又要开始,他冷眼注视着那些儿子们拉拢朝臣,收揽门客,攻讦对方。

&esp;&esp;已经依附于大阿哥和太子的臣子们,更是闹得厉害,每日上朝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偌大的乾清宫,好像戏台子一般。

&esp;&esp;当然,那些人自然也得到了好处,其他人先不提,看在那份联名折子的份上,贾府的贾政,便升了学政,去了外任。chapter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