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这缎子不能在大清卖,但是可以卖给洋人啊。
&esp;&esp;想到掌柜的描绘的,一匹绸缎能够换来等重黄金的事情,胤祺彻底动了心,只要康熙同意,他以后何须为银钱发愁,胤祺只觉得数不尽的黄金和白银在向他招手,至于如何说服康熙,胤祺也有了头绪。
&esp;&esp;回京
&esp;&esp;之后的几日,胤祺忙着见商行掌柜的找来的工匠,贾琏见着胤祺早出晚归的,知晓自己在他身旁也无甚作用,遂与海关监督打得火热,通过海关监督,手里也收了不少好东西,当然,海关监督也从中得了不少好处。
&esp;&esp;为了胤祺所说的绸缎生意,商行掌柜格外殷勤,亲自跑胤祺住着的院子不知多少趟,偶然间也撞见过贾琏的身影,他在海关监督的宴会上见过贾琏,知晓这是海关监督的亲朋,耳闻是京中的国公府子弟,见着这等大人物对于胤祺毕恭毕敬的,掌柜对于胤祺更加谨慎,一些经商时候会使的小手段全收了起来,也不贪图那三瓜俩枣的便宜,能与贵人搭上线,才是他们商行的福气。
&esp;&esp;掌柜对胤祺更加上心,一趟又一趟的找胤祺去见他搜罗来的工匠,对于胤祺提出的堪称苛刻的要求也毫不觉着为难,一个不成,再瞧下一个,将那些随着洋人的船,跑到大清来的工匠,全见了个遍。
&esp;&esp;总算让胤祺挑出了一些和他心意的工匠。
&esp;&esp;约翰挽着袖子,唾沫横飞的与工匠们商议着待遇,能被逼的背井离乡的工匠,哪个都有一肚子的苦楚,乍到大清,正是忐忑的时候,只能在十三行里找些事情糊口,但这终非长久之计。
&esp;&esp;见着他们同样面孔的约翰,工匠们先是放了一半的心,又听到胤祺说可以让他们住到庄园里,每个月有十两银子的佣金,无一不立时便应了上京的事情。
&esp;&esp;出乎胤祺意料,不知是战争的影响还是灾害的原因,远渡重洋过来大清的工匠,手艺十分精湛,他不仅找到了他想找的琉璃匠人,还有各种其他行业的,最特殊的,甚至还有炼金术师。
&esp;&esp;胤祺也不嫌多,确认了那些人并非滥竽充数之人,便将他们全部领回了暂住的院子中。
&esp;&esp;等贾琏又成了一笔生意,预计能够大赚一笔时,被满院子黄头发蓝眼睛的人吓得差点蹦起。
&esp;&esp;“五阿哥,这些人是?”贾琏脸都皱成一团,嫌恶地问道。
&esp;&esp;此时大清依然是天朝上国,在贾琏这等贵公子看来,这些洋人一个个鼻子高的能跑马,粗手大脚的,实在难看。
&esp;&esp;胤祺搜罗了不少人才,心情正好,他笑着解释了因由。
&esp;&esp;贾琏突然也笑了,一扫前头的嫌恶:“能入您庄子干活,那些人真真祖坟在冒青烟,洋人多狡诈,正好我与海关监督有几分交情,他们的卖身契我替您去办?”
&esp;&esp;自从入了粤地,胤祺出门办事基本将贾琏甩开,贾琏也不知哪里让胤祺不高兴,只小心翼翼地敬着,骤然听闻胤祺欲要买人,贾琏只觉着他表现的机会到了,忙摩拳擦掌地抢着要干。
&esp;&esp;胤祺听闻,却未顺势将这琐碎活推给贾琏,他只看了贾琏一眼,淡淡说着:“我与他们都签好了契约。”
&esp;&esp;契约!贾琏瞬间蹦了起来:“爷,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买了这些洋人,您将他们放您身旁,实在危险。”
&esp;&esp;胤祺却并未将这话放在心上,先不提他身为阿哥,身旁的侍卫从没少过,就说这些人背井离乡,唯一的依靠就是他,正常人都不会背叛他。
&esp;&esp;至于说被其他人见着他生意好,眼热将人利诱过去,这事胤祺就更不担心了,凭着他的身份,整个大清除了康熙,也没人会这么明着和他做对。
&esp;&esp;若是康熙看中了这些匠人,签不签卖身契,又有什么作用呢。
&esp;&esp;胤祺扬了扬手,漫不经心笑着:“我自有安排。”
&esp;&esp;贾琏的忧心偏了地方,他只能讪讪说道:“是我多虑了。”
&esp;&esp;倒是胤祺,又提醒了贾琏一句:“我的事情已经办完了,咱们在这儿待不了多久,你事情可办好了,若好了,这两日便回京。”
&esp;&esp;出门日久,冰天雪地已经成了烈日炎炎,盛夏的日子里,空气都好像被热意变得扭曲,胤祺扇着扇子,算着与黛玉已经分别了多久,眼见事情办完,目的达到,绷着的弦松了,胤祺的思念再也无法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