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清穿+红楼] 大清富贵闲人 > 第202章(第2页)

第202章(第2页)

&esp;&esp;车队悠悠远去,京中的荣华已成昔日,冬日里的寒冷渐渐远去,路边青草悄然冒头,柳枝无言,只冷眼见证着世间离别。

&esp;&esp;备战(二合一)

&esp;&esp;荣宁二府厚重的大门关上,再也不曾打开,昔日里数个守门的门子们,全都出去自寻生路,偶有路过之人,见着这朱门大户,忍不住唏嘘几句,宁荣二府曾经的荣光,风流云散。

&esp;&esp;然而偌大的京城,权贵何其多,荣宁二府的故事,不过在人们嘴里转一圈,成了正月里走亲戚请客时候的谈资。

&esp;&esp;只不过黛玉闲暇之时,偶尔会望着东边出神,算着贾母一行人是否回乡,又是否安顿下来。

&esp;&esp;日子一日日过去,许是安顿下来,日子步入了正轨,黛玉也收到了几封南边送来的信。

&esp;&esp;打开一看,却是王熙凤送来的信,她先是写了番老家的见闻,又换着法子的恭维了黛玉几句,顺带着还给黛玉送了些江南的风物,全然不是黛玉送行时那病恹恹的模样。

&esp;&esp;却是因为贾府回了老家,诸人想着一家子女眷,都没个男丁,唯恐闹出事来,索性几家人合一块儿在祖宅住着。

&esp;&esp;然而旅途劳顿,贾母微恙,再没有精力管事,贾母这一病,便如同抽走了主心骨一般,家里乱糟糟的。

&esp;&esp;邢夫人最是驽钝,趁着这机会闹出了许多事来,直将王夫人气得称病不理,只说年岁大了,让年轻媳妇们管家。

&esp;&esp;此时李纨已经归家,贾蓉媳妇也闹着合离走了,荣宁二府拢共剩一个尤氏,一个王熙凤。

&esp;&esp;捅出天大篓子的两人,一个是尤氏的妹妹,一个是王熙凤的夫君,两人讪讪地,彼此倒也说不出埋怨的话。

&esp;&esp;尤氏本就没甚管家本事,索性借着机会,请王熙凤吃了顿饭,将一大家子的事情又交代给她。

&esp;&esp;真别说,临危受命的王熙凤,那股精气神又回来了,衰颓的模样再也不见。

&esp;&esp;贾府家的下人遣散了大半,夫人奶奶身旁只留下几个真正得用的,伺候过男主子的那些人,也给了些银子好生遣散了,让他们另择人嫁了,至于清清白白的姑娘们,实在没地方去的,也调了地方当差。

&esp;&esp;都是孤苦无依的,对于贾府能将她们留下,无一不感恩戴德,用上一百二十个心当差,王熙凤管起来反倒顺手许多,起码不会和婆子们一句话使八百个心眼。

&esp;&esp;中途还出了个小插曲,怡红院里头的袭人泪涟涟地被送走,晴雯却梗着脖子留了下来,不少人这才瞧出来,最贤良的袭人,也非那么贤良,反倒是晴雯,不知担了多少虚名。

&esp;&esp;当然,这种小事,王熙凤自不会与黛玉说,她写信不过是为了维系京中的关系,也让她缓过来后,再展身手。

&esp;&esp;王熙凤仍然记着黛玉劝她的话,女子如何不能做事业,正好贾琏去了孝陵,没人管着她,她好好经营,怎么也得给巧姐儿挣下嫁妆。

&esp;&esp;黛玉读完信,轻轻地将这信展平,妥帖地收到松柏傲霜纹黄梨木抽屉里,朝阳透过窗纱,柔柔地铺在信笺之上,透过白纸,墨色正浓。

&esp;&esp;这信纸普普通通,并不似往日贾府所用的洒金暗纹纸,上头也没有那昂贵的熏香熏香,黛玉看着,却是少了几分担忧,想必在王熙凤雷厉风行的行事下,贾家总能缓过劲来。

&esp;&esp;抽屉关上,隔开远方的烦扰,也隔开黛玉的愁思。

&esp;&esp;很快,黛玉便没有闲心思关心贾府。

&esp;&esp;正月过了没多久,康熙便下旨,他将再次亲征准噶尔。

&esp;&esp;文臣武将,宗亲贝勒,均要随驾出征。

&esp;&esp;作为康熙的亲儿子,胤祺自然在随驾名单之内。

&esp;&esp;胤祺已经许多日子没有上朝,他要上战场的消息,是与黛玉同时得到的。

&esp;&esp;与猝不及防的黛玉相比,胤祺对于康熙即将发兵一事,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esp;&esp;早年康熙便亲征过一次准噶尔,由于种种原因,前次的亲征并未成功,他心里那股气攒了好几年,见着国库里银子多了起来,毫不犹豫再次挥师西边,誓要将准噶尔偌大版图,收归大清。

&esp;&esp;因此当黛玉手中的帕子失力滑落,胤祺及时伸出手,稳稳地撑住黛玉的腰,黛玉只觉着腰后一热,砰砰直跳的心缓了几分。

&esp;&esp;“胤祺!”黛玉惊呼,浅淡的唇色被咬得泛白,眸子里是遮不住的慌乱。

&esp;&esp;胤祺走上前,将黛玉搂住,轻轻拍着黛玉的后背。chapter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