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秦烟心头火蹿得老高,用力拿左手按住右手,才勉强克制住想打孩子的冲动。
&esp;&esp;否则明日她打完太子打公主的壮举就能传遍皇宫内外了。
&esp;&esp;最后,秦烟还是被逼得带她去了勤政殿。
&esp;&esp;李奇正为南方频发的匪祸伤脑筋。
&esp;&esp;盗匪占山为王,打家劫舍无恶不作,扰得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朝廷年年派人清剿,平了一波又来一波,按下葫芦浮起瓢,平叛成功后,要不了多久,又会听到另一个地方开始闹匪祸。
&esp;&esp;容湘颖悟绝伦,凭一叶能知秋,李奇皱一下眉头,她就能立刻知道他在苦恼什么
&esp;&esp;研墨的动作不疾不徐,“若只暴力清剿,不深究形成匪祸的根由,平了一茬又来一茬,无异于扬汤止沸。”
&esp;&esp;一月的侍奉,李奇已经充分感知到容湘于政务上的天分和智慧,她偶尔插话,他也不恼,耐心听她的看法。
&esp;&esp;“说说你的见解。”
&esp;&esp;“陛下,臣斗胆直言,历来匪祸频发只出现于乱世,自陛下登基以来,国富民安,为何还有盗匪,陛下可曾想过原因?”
&esp;&esp;大熤是天下第一强国,但国强并不代表民生安乐。武惠帝威武好战,常常带领将士御驾亲征,打得南北方向不安分的列国如惊弓之鸟不敢妄动。连年征战耗得国库空虚,徭役繁重,底层百姓日不能安夜不能寐,等承乾帝继位,好不容易兵戈止息,承乾帝不仅不事生产,反而加重赋税,骄奢淫逸,安于享乐,压得天下民不聊生。
&esp;&esp;待李奇继位,国库几乎已是空架子,为了充盈国库,李奇刚刚上位就顶着压力拿贪官污吏开刀,同时,减轻赋税鼓励生产,至此百姓才从长久的压迫中解脱出来,再无须为繁重的赋税担惊受怕了。
&esp;&esp;李奇继位五年,奉行无为而治,凋敝的民生终于恢复生机,百姓摆脱吃不饱饭的困境,家家囤有余粮。
&esp;&esp;按道理,国泰民安,不该有流寇横行才是。
&esp;&esp;李奇身在高位,并非就完全“看不清”“听不明”。
&esp;&esp;“你是说,有人欺下瞒上?”
&esp;&esp;“沛县到上京就算是走官路日夜兼程都至少花上三个月,奏折上报的是否和当地民情一致,实在是不好说。若都像上京百姓一样吃得饱饭有空享乐,谁愿意落草为寇呢?”
&esp;&esp;李奇沉吟片刻,“你说得很好,若在朝堂上也能有多一些像这样的声音就更好了。”
&esp;&esp;朝堂如今的局面可用八个字概括:欺上瞒下,官官相护。
&esp;&esp;李奇从不介意忠言逆耳,只可惜那些真正为百姓谋福祉的声音在递到李奇面前时,就已经被人强行扼制住了。
&esp;&esp;政见不同的人,只需掐住他们的喉咙,让他们发不出声音,自然就传不到皇帝耳朵里。
&esp;&esp;“父皇!”
&esp;&esp;“公主,慢些跑。”
&esp;&esp;时安直接冲进了勤政殿,无人相拦,宫人们早已默认,公主任何时候来,都无须阻拦。
&esp;&esp;秦烟也不知道,不到四岁的小萝卜头怎么能跑得这样快,东闪西蹿,像条滑不留手的泥鳅,宫女嬷嬷们没一个捉得住她,还被甩出大老远,秦烟担心她跌跤,母性泛滥,一股脑追到了勤政殿,宫女嬷嬷在殿门止步都不敢进去。
&esp;&esp;秦烟直到冲进去才反应过来,为了掩饰尴尬,匆忙行礼。
&esp;&esp;李奇没理她,放下奏折抱起时安,“不是说过了不要跑这么快吗?”
&esp;&esp;“嘻嘻!父皇,时安跑得可快了,连女史都没追上时安。”玉雪可爱的小团子一脸骄傲相。
&esp;&esp;李奇哄了她一会儿,道,“父皇还有政务要处理,时安先自己玩会儿,晚上父皇去长乐殿陪时安用晚膳如何?”
&esp;&esp;在李奇这里,哄孩子没什么困难的,时安点头应了,拉着秦烟的手出得殿去,李奇身边伺候的一名小公公能在阳光下比出许多小动物的手势来,时安极喜欢他。
&esp;&esp;那公公比出一只老鹰,时安高兴得连连拍手。
&esp;&esp;秦烟站在殿门左侧候着,听里头李奇问容湘,“你算学怎么样?”
&esp;&esp;容湘谦虚道,“还过得去。”
&esp;&esp;ahref="https:zuozhephvhtl"title="檐上雪"tart="_bnk"檐上雪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