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她咬咬牙,在赵涟漪和姜轻之间,还是闭着眼睛选择了姜轻:我只求陛下不要牵连赵太妃,至于沈辩,陛下想杀便杀吧!
&esp;&esp;说到头来,沈辩纵有冤屈,也掩盖不了他造就了新的悲剧的事实。比起沈辩的一条命,偏心到骨子里的绛蔻,当然更在意姜轻的心情。
&esp;&esp;听完她的话,姜轻怔了怔,旋即哑然失笑:你以为我饶他们一命,是为了你而放弃了为母兄报仇?
&esp;&esp;绛蔻疑惑抬头。
&esp;&esp;啊?不是她这个倾国倾城的苏妲己的锅吗?
&esp;&esp;姜轻叹了口气,坐在她身侧。
&esp;&esp;之所以放过赵涟漪二人,其中有樱念的原因所在樱念与赵涟漪关系好,赵涟漪又铁了心和沈辩同生共死,若她只杀沈辩一人,想必赵涟漪也活不下去。
&esp;&esp;姜轻甚至能看得出来,赵涟漪对沈辩不仅仅是往日情谊作祟,更多的还是承担了对方的恩情,令赵涟漪于情于义都无法抽身。
&esp;&esp;若是没有樱念,姜轻冷心冷情,只觉两人都死了最好,虽追溯源头,沈辩也是受害者,可帝王想要一人死,与他是否有冤屈有何干?仅凭沈辩杀了她母兄,还想着对樱念等人动手这点,姜轻就能把他活剥了杀千次百次!
&esp;&esp;可到底顾及着樱念,提防着赵涟漪自裁,姜轻还是饶了沈辩一命。
&esp;&esp;除此之外,她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esp;&esp;将沈辩与赵涟漪流放出京、呵斥两人余生后代都不准入朝为官,是为了眼不见心不烦。
&esp;&esp;终于巡查到真凶,为母兄之死拨开迷雾,找到死因,是解了这么多年以来的心结。
&esp;&esp;而今尘埃落定,在意的人都好好留在身侧,无比珍惜现状,甚至到了担忧起自己手染鲜血,杀性过重,罪孽波及身边人才是姜轻为之心悸的主要原因。
&esp;&esp;她的母兄因何而死?
&esp;&esp;还不是受了先皇的牵连?
&esp;&esp;那她执意杀了沈辩与赵涟漪解恨,若干年后,会不会又有另一个周辩王辩出来替沈辩报仇?
&esp;&esp;因为太过在意珍惜身边的女子,姜轻只要这么一想,就会不由自主的感到畏惧。
&esp;&esp;她宁愿外人的仇视都对着自己来,也不愿身边人受伤掉一根头发。
&esp;&esp;她希冀上天有眼,将她从前杀出的罪孽归于她一身,不要累及她喜爱的人。
&esp;&esp;这种不安感让姜轻冷漠的外表下全是患得患失,随着时间流逝,本该一切平定才是,可不知为何,她近日反而越来越恐慌,只觉自己稍不注意,她所爱的人就会随时离去
&esp;&esp;处在这种压力下,姜轻最终放弃了杀掉沈辩的打算。
&esp;&esp;她想若真的世有神灵,看在她从今日放下屠刀的份上,能不能让她喜欢的人,长长久久陪伴在她身侧?
&esp;&esp;陛下?绛蔻看姜轻半天不说话,不由凑过去,脑袋拱到她怀里:什么叫饶他们一命,不等于放弃报仇呀?
&esp;&esp;她察觉到姜轻的心情不好,脑袋在对方怀里蹭来蹭去的卖萌:陛下,奴婢听不懂。
&esp;&esp;姜轻回神,手指抚摸她的长发,又顺着发丝滑到她的脸颊,把她的小脸抬起来。
&esp;&esp;四目相对,姜轻不自觉的低头。
&esp;&esp;绛蔻立马乖巧的闭上眼,做好了亲亲的准备。
&esp;&esp;然而几秒后,姜轻的吻落在她的发顶。
&esp;&esp;轻柔,克制。
&esp;&esp;绛蔻不满的睁开眼,刚想再来一次,姜轻便立即放开她,正色问:你可还记得,沈辩为何要杀我母后?
&esp;&esp;绛蔻被她问的一愣:因为先皇夺他未婚妻?
&esp;&esp;姜轻点头:是了,所以说到头来,害死我母兄的人是先皇,沈辩不过是因果报应下的一个工具罢了。
&esp;&esp;绛蔻听懵了:即便如此先皇毕竟都已经死了
&esp;&esp;姜轻冷笑一声:他做了那么多恶事,牵连了我母兄,真当人死如灯灭,前程过往能尽消?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