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原因无他,谁让
&esp;&esp;那个五岁小儿是当今太子呢?
&esp;&esp;在瑶光的前世里,因为各种影视小说的宣传,让那几位被废弃的悲惨太子声名大噪。以至于许多人都有一个认知误区:古代的太子能顺利继位的都是少数。
&esp;&esp;可实际上,太子没继位前确实大多数都很坎坷,但顺利继位的占据了大多数。
&esp;&esp;皇后和太子都是国本,即便是皇帝,想要废皇后、废太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esp;&esp;当朝太子由圣人亲自养育,感情深厚远非以往的天子与太子所能相比的。只要太子不犯错,哪怕平庸一些,成功继位的概率也高达九成。
&esp;&esp;给太子启蒙,可以说是现成的从龙之功被喂到了嘴里。当事人如何不高兴?旁观者如何不羡慕?
&esp;&esp;三日回门在太子之下的,就是六皇……
&esp;&esp;在太子之下的,就是六皇子徒景桓。
&esp;&esp;其生母为宜妃范氏,也是入宫较早的嫔妃之一。且范宜妃和皇后一样,都接连夭折了两三个孩子。
&esp;&esp;女子产育最是伤身,孩子夭折又让宜妃心力交瘁,容颜难免折损,宠爱早就稀薄了。
&esp;&esp;好在当今圣人还算念旧情,哪怕宜妃的容貌宠爱都大不如前了,还是在有了太子之后,给了她一个孩子。
&esp;&esp;前后生育了四个,好不容易才保住了这一个,宜妃对儿子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平安长大,千万别再叫她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esp;&esp;因而,六皇子景桓从小就长在母亲的溺爱里,一心只想着吃喝玩乐,从未展现出半分大志。
&esp;&esp;七皇子徒景炽,生母裕嫔郎氏。
&esp;&esp;郎氏生得容颜娇媚,娇小玲珑,甫一入宫便得了盛宠,两年之后便生下了皇子。
&esp;&esp;如果不是她当初恃宠而骄,不把早已失宠的宜妃放在眼里,被宜妃抓住机会告了一状,只怕凭借生子之功,早就是妃位了。
&esp;&esp;这本也没什么,凭着她的宠爱,只要肯真心改过,圣人顾念旧情,未必不会找机会再抬举她。
&esp;&esp;只可惜,郎氏的运道实在不好。
&esp;&esp;就在她沉下心来准备挽回在圣人心目中的形象时,顺妃横空出世,让圣人只在皇后宫中见了一面便念念不忘,全然不顾上官家当时已被赐了虚职,将她接入宫中封为贵人,不久又晋为珍嫔。
&esp;&esp;只可惜珍嫔福薄,剩下八皇子徒景阳之后,便撒手人寰,在圣人心目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esp;&esp;珍嫔被追封为妃,圣人竟破例给她上了谥号——顺妃,如今棺椁就停在皇觉寺里,说是等自己百年之后,要让顺妃附葬皇陵。
&esp;&esp;就在郎氏为顺妃的离去松一口气,觉得自己的机会来的时候,圣人的乳母小孙夫人,带着自家及笄的孙女入宫拜见。
&esp;&esp;那姑娘与顺妃生得颇有几分相似,圣人当然不肯把人放走了。
&esp;&esp;于是乎,出身官宦之家的甄氏就此入宫,圣人说是看在乳母的份上,一开始就给了贵人的分位。
&esp;&esp;顺妃的亲姐姐皇后被恶心得够呛,一直不肯给甄氏好脸色。
&esp;&esp;圣人让太子分皇后的权,也未必没有觉得自己爱妃受了委屈的缘故。
&esp;&esp;只不过,甄氏不遗余力地给皇后上眼药,为的是自己分一块权柄。却不想圣人的确对皇后不满了,却直到太子妃入宫,才分了皇后的权,还是分给了太子妃。
&esp;&esp;太子妃可是皇后的亲儿媳,皇后纵然有诸多不满,却也不会像对甄氏那样明着表现出来。
&esp;&esp;因而在不知情者看来,拿了皇后的权柄给了太子妃,和左手倒右手有什么区别?
&esp;&esp;甄妃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
&esp;&esp;九皇子徒景明的母亲是贤妃吴氏,比郎氏进宫晚一些,宠爱一直平平。但她知情识趣,先交好顺妃,又交好甄妃,因此宫中数次晋封,都没有把她落下,反而得了极好的封号。
&esp;&esp;十皇子徒景昇的母亲是忻嫔赵氏,在后宫一向很透明。如果不是生了皇子,也坐不上一宫主位的位置。
&esp;&esp;十一皇子徒景空便是甄妃所出,因其母的缘故一直比较受宠,其宠爱甚至还在景阳这个顺妃亲子、皇后养子之上。
&esp;&esp;不过景阳对此并不在意,实际上他对于圣人这个算是间接害死生母的凶手并不怎么喜欢,对方把注意力分到十一皇子身上,他还觉得松一口气呢。
&esp;&esp;只是皇后替他不平,太子也因此对十一皇子颇有微词,觉得八弟受了委屈,私底下多有补偿。
&esp;&esp;就像这次刑部的差事,就是太子从圣人那里替他讨来的。
&esp;&esp;除太子之外,四位皇子同时成婚,却只有景阳一人有了明确的差事,太子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