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宾楼确实需要新鲜活鱼,尤其是大鱼,不过小鱼对他们并无太大价值。
然而,想到何裕柱独自抚养妹妹的不易,杨老板便答应下来。
何裕柱进一步说明,自己带来的鱼不仅数量可观,且每条都有斤余重。
杨老板起初未完全相信,待得知总共有四十多条、总重近百斤时,不禁眼前一亮。
这批鱼中多数更是两斤左右的大鱼,在当时实属难得,对鸿宾楼而言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收获。
这种东西市场上很少见,一般都是酒楼后勤部门直接打包处理。"没错,要是杨老板愿意收,明天我就带过来,都在家里养着呢。"
杨国涛终于明白过来了。
他连声答应:"要,当然要。
柱子,你的这些鱼可是宝贝啊!"
不用多说,杨国涛相信柱子在后厨做事多年,肯定懂。
鸿宾楼的鲜鱼库存不多,很多以鱼为主料的菜品都是限量供应,卖完即止。
柱子带来的这些鱼,对鸿宾楼来说是一笔不错的收入。"柱子,咱们之间不做亏心事。
按市价算,你可能会吃亏,这样吧,我给你提高两成,你觉得如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实际上,如果他自己拿到外面卖,或许能卖得更高,但直接卖给酒楼无疑更方便。
杨老板提出的这个价格很公道。
何裕柱却摇摇头:"杨老板,就按市价来吧,咱们自家人,鸿宾楼生意好了,我也跟着受益不是?"
高两成或低两成,对现在的何裕柱来说影响不大。
毕竟杨师傅刚给了他五百万,当前开销完全够用。
不过他还在这边工作,和杨老板搞好关系是有必要的。
听柱子这么说,杨老板心里有些触动。
柱子的心胸格局确实不错。
他说鸿宾楼好起来他也跟着沾光,说明他已经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了。"好!柱子,不多说了,只要你还在鸿宾楼,我绝不会亏待你。"
杨国涛说道。
这句话自内心。
毕竟何裕柱不仅自身优秀,还和李师傅关系紧密。
厨师间的师徒传承,杨国涛经营饭店这么久也清楚。
虽然李师傅和柱子感情深厚,但杨国涛心里明白。
只要留住柱子,李师傅自然也会安心留下,反之亦然。
将来,若鸿宾楼再添一位主厨,那在京城的名声就会更上一层楼。
何裕柱告别杨老板,返回后院。
此时,师傅李保国正好到来。
作为店里三大主厨之一,他无需与其他厨师同处。
何裕柱上前向师傅问好。"最近如何?”
李保国关切地问道。
上周末何裕柱事务繁忙,他自然记挂在心。
何裕柱点头,将这两日的情况告知师傅。
当听说他在猫儿巷花费万购买书籍时,李保国微微一愣:“手头还宽裕吗?若不够,直接找师傅就行,你们还在长身体,可不能委屈自己。”
“师傅放心,还够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