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秋珍尝试劝解,却毫无效果。
这一切看在眼里,肖秋珍内心无比痛苦。
她深知自己的男人为厨艺付出多少心血。
这是他毕生追求,如今却被突如其来的打击击垮。
这种情况持续一个多月。
这期间,李保国每天醒来就开始喝酒,喝醉后便倒头睡去。
除了肖秋珍,他没有与外界有任何交流。
肖秋珍理解李保国的苦恼,默默整理他弄得凌乱不堪的家,毫无怨言。
直到一天清晨,李保国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肖秋珍被吓得不轻,急忙找来黄包车将李保国送往医院。
从那时起,他的身体便落下了病根,只要多喝几杯酒就有生命危险。
经过这一场病,李保国终于有所醒悟。
看着身旁憔悴不堪的妻子,他的内疚与自责使他不再沉溺于之前的混沌状态。
李保国的目光转向肖秋珍,流露出一丝宠溺。
这对老夫老妻多年以来感情依旧深厚。
提起往事,李保国略显自责地说道:“当初为了我,你和娘家人关系更僵了,这么多年,你娘家都没回去过几次。”
肖秋珍却摇头反驳:“这不关你的事,即便没有那些事,我父亲本来就对我们不看好。”
她的脸上隐约带着怨气,显然对此一直耿耿于怀。
在夫妻最困难时,娘家不但没伸出援手,还威胁她离开丈夫。
这样的事情,即便肖秋珍性格温和,也无法接受。
李保国听后并不惊讶,两人相处多年,彼此都很了解。"罢了,不提这些事了。
柱子,你知道宋杨临走时为什么说那句话吗?”
李保国注视着何裕柱问道:“那几个国宴大厨是不是在针对你师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何裕柱仔细思考后回答:“应该是。
事后我才听出他话中的深意,那批国宴大厨中有人看不起师父的出身。”
李保国点头表示认同。
回忆当时的情景,他眼中不经意间闪过寒意。
显然,这段恩怨即便到现在,他也未曾释怀。
李保国接着说:“他知道的我的背景,是因为我和你父亲何大清同门学艺。”
何裕柱听到师傅讲述往事,渐渐理清了事情的脉络。
以师傅李保国的才能,成为国宴大厨本无悬念,但因其他几位国宴大厨与李保国一系厨子有嫌隙,导致了一系列复杂事件。
他突然想起,父亲何大清曾是师傅的师兄,而自己正是师叔。
这一现让何裕柱心中一震。
若真是如此,父亲为何会离开?按理说,李保国的天赋远何大清,后者留在普通岗位显得奇怪。
但考虑到师门纷争,何大清的出走或许另有隐情。
李保国察觉到何裕柱的表情变化,轻声说道:“关于你父亲的事情,我不便多言,但你可以试着了解真相。”
显然他也意识到其中的复杂性。
尽管如此,何大清抛下未成年的子女悄然离去的行为仍难辞其咎。
如今李保国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佳,已无力再争取国宴席位,但他对徒弟何裕柱充满期待。
何裕柱不仅天赋过人,还继承了他对烹饪的热爱与执着。"柱子,你若能成为国宴大厨,不仅是为自身争光,也是对我们这一脉厨艺的传承负责。
让那些老家伙明白,我们绝不会逊色于人!”
听到这句话,何裕柱恭敬地抱拳回应:“师傅,请放心,我定会勤学苦练,向着国宴大厨的目标努力。”
想起自己是师承李保国,是师傅领进门、赐饭吃的恩情,再加上师娘待自己如同亲生子女一般,他深知此事义不容辞。"好!好!”
李保国激动地连声称赞,内心涌起难以言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