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因各种原因,家中本就拮据,还得被黑游贩榨取利益。
何裕柱这么做,并无抢占生意的想法。
出价低自然价高者得,何况他收购物资并非为了盈利。
实际上,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粮食是硬通货,比金钱更有价值。
这样做还能让乡亲们不亏本,也算帮了村民一把。"哎,柱子,收好了。”
妇人因这笔收入兴奋,说话都不利索,只顾着将鸡蛋交给何裕柱。
随即忍不住走向老伴,接过钞票亲自清点,这才安心。
这比卖给游贩赚得多!
“柱子,你还收这个吗?”
老农点头表示信任,语气充满期待。
何裕柱应承下来,又补充道:“大概每半个月我会来一次,这样也方便大家卖东西。”
村民们进城不易,考虑到成本问题,何裕柱主动确定了自己的上门频率。
半月一次,既不过于频繁,也让村民们能攒够物资。
听后,老农夫妇眼中更添光彩,越喜欢柱子。
若价格一直如此公道,他们一年能多挣不少钱。"好,柱子,只要价格合理,我会让村里人都把东西卖给你。”
老农表态,此事不可独占利益,否则会被议论。
而且全村一起卖,何裕柱跑一趟也划算。
尽管老农看似粗犷,却心思细腻。
柱子给出的价格十分公道,若能长期合作,对他的村庄来说只有好处。
除非是糊涂人,不然大家都会希望留住柱子。"行啊老乡,那就多谢您了。
半个月后我再来,到时候乡亲们有什么都可以拿出来。"
……
婉拒了老乡和大娘的挽留,何裕柱继续向东边前行。
根据老乡的说法,这片区域没有太多山地,野味也很少见。
如果何裕柱想找到山里的野味,可以往东边的几个村子走,那里靠近一些山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临别时,两位老乡反复叮嘱他要当心,听说山上可能会有匪徒出没。
何裕柱听后有些惊讶。
从王老哥那里,他已经了解到城外的情况,知道有些混乱,但没想到形势已经如此严峻。
自己离四九城还不远,周围几个村子就已经出现了匪情的迹象。
看来匪患确实越来越猖獗,难怪上面要采取行动。
不过,何裕柱并未因此改变出行计划。
无论如何,他必须去看看周边的情况。
老乡提到的只是零星的匪情,以他的能力,就算遇到也能轻松避开。
关键的是,此行的任务还未完成,为了给师父准备药膳的食材,他不能就这么回去。
……
汽车引擎的声音在道路上轰鸣。
许大茂坐在车头后座,虽然这辆车的条件远不如后世的好,但能有这样的经历也足以炫耀。
尽管路途颠簸,许大茂却很享受这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