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清和陈娟不会在这儿过夜,毕竟这是何裕柱的房子,他们若不回四合院,村里人肯定会议论纷纷,到时候难免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柱子在外头有自己的住处,还有考上清华大学的事情,这些都没告诉四合院里的邻居们。
何大清和陈娟虽没有何裕柱的“先知”
能力,但他们清楚院里那些邻居的为人,这事还是别让他们知道为妙。
在院子里整理一阵后,何大清和陈娟回四合院去了。
何裕柱则让雨水把门锁好,自己骑车带着谢颖琪离开。
夜风微凉,坐在车后的谢颖琪下意识地缩了缩身体,靠近了何裕柱。
感受到身旁的温暖,何裕柱心中一动,想起白天师傅和何大清说的话,便轻声说道:“颖琪,等我毕业后我们就结婚吧。”
之前他对婚姻观念有些迟疑,但在师傅和何大清的提醒下,他也明白在这个年代,一直谈恋爱而不结婚可能会让对方误会。
于是他决定给两人一个明确的未来。
听到这话,谢颖琪心中莫名安定下来,虽然不知如何形容,但那种安心的感觉油然而生。
她轻轻应了一声:“嗯,柱子,你别有太大压力,好好学习就行。
要是真到了那一天,我们家什么都不需要,爷爷还会准备嫁妆。”
谢颖琪担心结婚的事会影响何裕柱的学业,同时也从两人的角度考虑,已经将自己当作小家庭的一部分。
何裕柱听后忍不住感慨,这样的姑娘实在难得,无论长相还是性格都无可挑剔。
在他那个时代,像这样的女孩简直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那个年代,彩礼漫天要价,房子不加名字就没安全感,离婚还能分财产,哪里像现在这般简单朴实。
两人即便没有太多物质基础也能组建家庭,携手努力。
因此,老一辈对年轻人不婚行为感到困惑,他们不了解,时代变了,现代女性的想法已不再局限于安稳成家过日子。
何裕柱摇摇头,不再多想那些复杂的事情。
夜色渐深,两人骑行的身影在灯光下被拉得越来越长。
转眼到了年月。
清晨微凉,何裕柱听见门外送报的敲门声,起身开门取下当天的报纸。
这是他每天早晨的习惯。
阅读报纸对他而言非常重要。
作为穿越者,他无法保证所有细节都牢记于心,通过看报可以及时掌握许多关键信息。
回到屋里,他打开报纸快浏览一遍,立刻被头版标题吸引住了。"新币行?第二套人民币要来了?”
看到这条新闻后,何裕柱的眼神微微闪烁。
时间上确实合适。
第一套人民币因涉及金圆券等问题,加之建国初期局势尚未稳定,才采用大面值钞票。
但实际操作中,这种大面额钞票既不便携也不实用。
经过几年展改革,国内已全面推行公私合营,加上票证制度的支持,条件成熟,可以进行货币改革了。
第二套人民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推出的。
现在十二月,官方只是透露了消息,具体的兑换工作将从年开始。
到时候,旧币中的约一万单位可兑换为新币的一元。
所谓的“万元户”
,指的就是拥有旧币中一万单位的人。
何裕柱看了一眼自己的储备,近来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学校提供的补贴以及偶尔做实验或设计机械图所得,总计已有八百多万旧币。
这些钱必须换成新币,否则就会贬值成废纸。
按比例计算,他手里的钱大约能换得八百多元新币。
对比何裕柱在鸿宾楼工作时的收入,现在显然不算高。
但考虑到时代的变化,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公私合营后,国家接管了所有店铺和商家,即便何裕柱继续留在鸿宾楼做厨师,他的收入也不可能达到现在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