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何家人都有能力,他在大院里说的话未必能在他们家起作用。
但这并不意味着易忠嗨放弃了对柱子的计划。
他从小看着柱子长大,小时候柱子傻乎乎的,何大清离开期间稍微机灵了些,但在易忠嗨看来,这只是柱子被迫适应生活的结果,本质未变。
柱子性格谦逊有礼,重情义,某些方面比贾东旭更适合照顾自己晚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毕竟贾东旭身边还有个不可预测的贾张氏。
如果能成功说服柱子,说不定还能让他和他的父亲对抗。
按原剧情展,易忠嗨的想法并非毫无根据,傻柱的性格确实容易被他这种伪君子欺骗,做出认贼作父的事情也不奇怪。
没多久,贾东旭就把阎富贵叫来了。“大爷,您想问什么呢?”阎富贵手里拿着一个装钱的布袋,扎得小小的,显然正在整理自己的财物。"三婶,我听说有新币兑换的事,您跟我们说说具体怎么操作吧。"秦淮茹也跟着开口。
尽管刚生完孩子在家不太受重视,秦淮茹心态很好,家里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与邻居们的关系也不错。"哦,这事啊,你们看,我这不是正忙着嘛。“阎富贵随口答道,
接着就把柱子说的新币情况简单讲了一遍。”什么?一万块只能换一块钱?那我们家这点钱换了,岂不是只剩百十块了?"
贾张氏听完立刻皱眉,觉得这钱越换越少,她没上过学,自然搞不懂背后的原因。
阎富贵听后轻笑:“张婶,这就是没文化吃亏的地方了。
这换新币不是按表面算的,看似少了,实际一点都没变。
主要还是……"
他看了眼贾张氏,意识到解释起来可能复杂,便直接说道:”总之这事挺好,柱子那边也分析过,我觉得应该换。"
"傻柱说的?“贾张氏嗤之以鼻,觉得一个小孩的话不足为信,”不换,怎么都不换!
阎富贵提起何裕柱,贾张氏顿时叉腰反驳。
她本以为是什么大事,结果只是因为傻柱说了几句就被阎富贵带偏了?还好只是个小学老师,不然真要被一个小孩子牵着鼻子走了。
陈娟在街道工作,自然要宣传政策,这让贾张氏一直保持警惕。
阎富贵听罢贾张氏的话,微微抬眉,但他没再争论,深知贾张氏
的脾气。
与其浪费时间,不如赶紧整理家中物品。"换不换全凭自己,没别的事我先走了,家里还有好多事。”
说完,阎富贵转身离开。
易忠嗨等人面面相觑。
秦淮茹和贾东旭有些迟疑,他们对贾张氏的说法并不认同。
毕竟户口的事让他们吃过亏。
易忠嗨思索片刻,开口道:“贾妹子,这事得仔细想想。
阎哥这么精明,不会做亏本生意吧?而且,有街道办的人在,新币政策不妨试试。”
易忠嗨从理性角度分析,他不是糊涂人,单看阎富贵平时的节俭,若换币政策有问题,他早躲远了,不可能如此急切。
贾东旭夫妻点头赞同:“妈,新政下来,我们至少得了解下,免得吃亏。”
秦淮茹善意提醒,作为家人,这种事影响到大家。
但贾张氏听后很不悦,感觉儿媳暗讽她当年没及时办理户口。
实际上,转户口的事一直让她耿耿于怀,变得格外敏感。"淮茹,你这话啥意思?说我眼瞎?怪我没给你们转户口?行啊,那你让我滚出去,别在这碍眼!”
贾张氏说完摊手,让秦淮茹很是尴尬。
贾东旭见母亲言语不妥,急忙解释:"妈,您误会了,淮茹从没怪过您。
咱们今天只谈新币政策,没别的意思。"
贾张氏却毫不退让:“你是不会怪妈妈,可有些人就不一定了。
人心难测,谁知道呢?”话里带着明显的不满和怀疑。
易忠嗨在一旁看得不耐烦,劝道:“贾嫂子,淮茹是个好媳妇,大家都看得到。
一家人别在这里争执了。”见贾张氏有所收敛,便转向秦淮茹,让她别太在意。
贾张氏冷哼一声后回了房间,贾东旭握着秦淮茹的手安慰她:“师傅,我们先回去吧。”临走前,他还特意嘱咐妻子别太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