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平平无奇四公主[清穿] > 第18章(第1页)

第18章(第1页)

&esp;&esp;她叮嘱了几条细节,第一是要用诚心经营荣安当铺,不要把客人当傻子,该值多少的货就当多少,该给的银两也不要耍花样。第二是注意发展存款业务,既然朝廷喜欢发银收息,那么百姓也一定有此需求。

&esp;&esp;“只要是愿意将钱存入的,我们定期给利息,存入给一分息。有想来借钱的,也欢迎,贷出则收两分息。”

&esp;&esp;翠姑盘算了一下近年来的情景,道:“奴才知道了,只是到时候只怕愿意存钱的多,愿意贷钱的人少。”

&esp;&esp;“没事,”暮雪笑眯眯说,“能收到钱就行,有了足量本钱,之后如何赚钱,我另有安排。”

&esp;&esp;这些天她琢磨清楚了一件事,漠北偏远且商业未有发展,是弊端但也有可能是利好。

&esp;&esp;说不定是一片专等着她去的经济蓝海呢。

&esp;&esp;何日归去一出节,启程去漠北的事就被……

&esp;&esp;一出节,启程去漠北的事就被提上了日程。

&esp;&esp;钦天监算了日子,三月初七天气和煦,宜出行。按照公主仪仗的前行速度估算,约莫三个月能走到漠北喀尔喀的王庭,库伦。呈报康熙之后,便定下了这个日子启程。

&esp;&esp;内务府总管大臣富察特意来四公主府上走了一趟,告知了这个消息。

&esp;&esp;虽然名义上,四公主府的家事是由这位富察大人统筹管理,但奈何他手上事情太多,还肩负着其他几个王府的家事,所以基本上是个挂名。暮雪也是头一次在府上接见他。

&esp;&esp;富察总管道:“这一路去漠北,耗时确实漫长。自京城出发,出居庸关,张家口,至归化城,这一程还好。然而从归化城至库伦这一段,多为草原,较为难行。”

&esp;&esp;暮雪听他言语之间,对蒙古颇为熟悉,便问:“你一定跟着汗阿玛出征过,是不是?”

&esp;&esp;“出征准噶尔,臣有幸陪驾过。”富察总管脸上有些讪讪,“只是,去岁有场战役,行军不利,丢了军中官职。幸而主子爷仁慈,仍叫我做内务府总管。”

&esp;&esp;“胜败乃兵家常事,马失前蹄,在所难免。”暮雪安慰了几句。而后又问:“这样长的路线,咱们的兵,一路都有人吗?”

&esp;&esp;静了一刹那。

&esp;&esp;富察总管低头吃了一口茶,方缓缓道:“到归化城这一路,总是有驻军的。只是再往前,人就少些,不过公主勿忧,喀尔喀地方会派人护送,确保安全。”

&esp;&esp;这样说,暮雪心里就有数了。

&esp;&esp;她笑了笑,指着果桌上的奶饽饽说:“这点心味道不错,总管可用些。”

&esp;&esp;吃完茶吃完点心,又说了一会儿话,富察总管便告辞回去了。

&esp;&esp;暮雪开始着手整理行装。

&esp;&esp;公主府的下人们才从年节的紧迫中歇了两日,又忙着清理造册、预备装车。届时要多少骡车多少马车,都需报到内务府去,好让他们有个准备。

&esp;&esp;这些行礼之中,重头戏无外乎两样,一是金银细软、二是名贵之物,分别由伍嬷嬷与赵妈妈领着人整理。

&esp;&esp;赵妈妈问:“这些楠木、紫檀、黄花梨家具等是否要带上?听说那边没个定所,不知道带去能不能有地方放。”

&esp;&esp;“名贵木料家具带上吧,总有地方摆出来。”暮雪说,“至于一些寻常的器物,挑一些好的赏给郭络罗家,寻常的交给翠姑,让当铺处理。”

&esp;&esp;去漠北单程就要两三个月,这一去,还不知多久才能归。这些名贵家具都是内务府造册登记过的,也不能去当铺换钱,留在这里还不知道便宜了谁,索性带上。

&esp;&esp;花了一十二天的功夫,伍嬷嬷与赵妈妈将东西一一整理登记造册。

&esp;&esp;这就几乎是她的全部身家了。暮雪拿到册子,很仔细地翻了两遍。

&esp;&esp;看到缎匹那一处,小小的“咦”了一声。

&esp;&esp;多出了顾绣氅衣两套。

&esp;&esp;她问:“这个顾绣氅衣是哪里来的?”

&esp;&esp;伍嬷嬷回道:“是皇商范家送来的年礼,当时我跟您说了一句,只是急着进宫领宴,未曾细看。”

&esp;&esp;想了想,似乎是有这么回事。暮雪好奇顾绣是什么模样,就让人找出来瞧。

&esp;&esp;打开一只红木盒,揭开上头的遮布,里边的顾绣图样显现出来,松鼠攀葡萄架,活灵活现,当真像画一样。另一件是蝴蝶停驻牡丹绣样,一样的精妙绝伦。

&esp;&esp;暮雪赞道:“难怪这顾绣闻名天下,确实技艺精湛。”

&esp;&esp;伍嬷嬷道:“公主既然喜欢就穿上试试,我叫绣娘来给您改改腰身。”

&esp;&esp;毕竟是外头送来的衣袍,不可能刚巧合身。

&esp;&esp;暮雪将氅衣穿上身,两个擅长女工的丫鬟在一旁笔画记录。总要费些时间,暮雪便问伍嬷嬷:“这范氏是个什么来路?”

&esp;&esp;“是先帝爷亲封的内务府皇商,定是想孝敬公主。”至于更多的,伍嬷嬷便不知道了。

&esp;&esp;这也是嬷嬷妈妈们的短处,比较注意内命妇等动向,至于外头官面上的人,了解的便少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