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他去年还是正数第四啊!
&esp;&esp;本来要给他当垫脚石的郑勋带了惊喜,可听到成绩后,整个人愣住。
&esp;&esp;第十一名。
&esp;&esp;私塾大比只有前十名算名次,第十一跟第十五没有区别。
&esp;&esp;而踩在他头上的,正是纪家纪风。
&esp;&esp;纪风,私塾大比四书组第十!
&esp;&esp;“第一次参加就有名次,很不错。”教谕笑着道。
&esp;&esp;县里教谕明显喜欢纪风的性子,让他明年继续加油。
&esp;&esp;而四书组的第一,自不用讲。
&esp;&esp;纪霆。
&esp;&esp;只能是纪霆。
&esp;&esp;一个京城纨绔,学了二十八天,还能拿前两日的第一就算了。
&esp;&esp;最后一日的比试,那气度更是与众不同。
&esp;&esp;不是他,还能有谁。
&esp;&esp;任谁都想多跟纪家多往来,好好巴结这个天赋异禀的年轻人。
&esp;&esp;说不定,他就是下一个纪伯章?
&esp;&esp;纪霆走上前,从县令手中接过文书,这文书用的锦布都与众不同。
&esp;&esp;上面先写了宜孟县的学风,再写了私塾大比的由来,以及办了多少年。
&esp;&esp;最后更是说,但凡是宜孟县私塾大比第一的学生,都会被写到本县的县志里。
&esp;&esp;总之这是一份荣誉,足以传家的荣誉。
&esp;&esp;县令笑:“来吧,与本官一起,把你的名字写在县志里面。”
&esp;&esp;“再把今年四书组前十的名字,都写下来。”
&esp;&esp;县志。
&esp;&esp;是会传承很多年的那种。
&esp;&esp;纪霆认真行礼,跟着县令前去记录。
&esp;&esp;而翻看县志的时候,他爹的名字赫然就在其中。
&esp;&esp;县志的这一册,专门记录本地有本事的学子。
&esp;&esp;纪霆的祖父,纪霆的父亲,他们的名字都在其中。
&esp;&esp;现在,他也在这了。
&esp;&esp;这种感觉确实难以言说。
&esp;&esp;纪霆抬头看了看自家彩棚的方向,家人似乎都在注视着他。
&esp;&esp;翻到今年的这两页,第一页已经有记录了,正是上午比过的,蒙学组第一齐宜书,以及她家情况等等。
&esp;&esp;下面是余下九人的名字。
&esp;&esp;第二页则是纪霆的名字,还有纪家的情况云云。
&esp;&esp;还有余下九人的名字家境。
&esp;&esp;等最后一笔落定。
&esp;&esp;宜孟县今年的私塾大比,正式结束。
&esp;&esp;除了自己的字,比齐家小姐的差很多之外,其他都挺好的?
&esp;&esp;县令身边的差役,拿着写好的县志绕着考场周围走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