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他们边走边说,直接回了纪家。
&esp;&esp;青竹也让青大提前回去禀告,给李书生准备好客房。
&esp;&esp;一直到二月初九,县试第一场正声结果出来。
&esp;&esp;三百三十七名考生,一共一百六十人过关。
&esp;&esp;纪霆跟李三枝果然都考过了。
&esp;&esp;听说郑平,唐四,还有纪家资助博学馆那三位考生,也都过关。
&esp;&esp;接着,就是等着二月十一的第二场复试。
&esp;&esp;考试情况跟第一场一样。
&esp;&esp;只不过题目难度有所增加。
&esp;&esp;当日的考试,纪家同样上心,几个小辈也紧张起来。
&esp;&esp;文夫子道:“县试四场考试,过了今日,也算考过一半。”
&esp;&esp;纪霆点头,跟李三枝一起上了考场。
&esp;&esp;纪风难免有些羡慕,可他成绩还很一般,暂时不能去。
&esp;&esp;可他全程看着,也算有个经验。
&esp;&esp;二月十四当日,宜孟县县学第二场考试成绩出来。
&esp;&esp;一百六十名考生,共计六十人通过第二轮。
&esp;&esp;第二场考完之后,不少书生已经有些疲惫。
&esp;&esp;毕竟从初六开始到现在,全程紧张。
&esp;&esp;考完试要等成绩,成绩出来又要考试。
&esp;&esp;简直是小型的马拉松。
&esp;&esp;纪霆也觉得这样的考试夸张,但更觉得这简直是财力物力的比拼。
&esp;&esp;怪不得宜孟县大小家族,生怕自家情况不好,日子愈发难过。
&esp;&esp;倘若真的滑落到一定地步,以后供养家里孩子们科举,都是艰难的,那自己就更难起势。
&esp;&esp;李三枝则对纪家越来越感激。
&esp;&esp;之前特意送来报考的费用,以及吃住费用,就帮他解了大难题。
&esp;&esp;现在自己又住到纪家,衣食住行无一不用操心,更是让他多了从容。
&esp;&esp;二月十六,县试第三场考试连复开始。
&esp;&esp;六十名考生里,只选用其中四十五人。
&esp;&esp;又有十几个人要离开了。
&esp;&esp;一整日的考试,远比之前难多了。
&esp;&esp;不论是上午的背默,试帖诗,又或者下午的解义,都添加了五经的内容。
&esp;&esp;四书题目为必答题。
&esp;&esp;五经则是五选二的选答题。
&esp;&esp;如何挑题目,如何解题,都增加难度。
&esp;&esp;考到这里,童试第一关的县试,进度条也只过了四分之三。
&esp;&esp;怪不得很多人考上秀才,就觉得不得了了。
&esp;&esp;按照这样的难度,谁都会觉得很牛啊。
&esp;&esp;二月十九,县试第四场,也就是最后一场,终于开始。
&esp;&esp;这次的题目更不用讲。
&esp;&esp;纪霆已经能感觉出来,每一场题目,都在逐渐增加难度。
&esp;&esp;就连上午的考试,都增加了一篇性理论,这是理学家程颐的哲学命题,大意是天命之性与天理具有同一性,从这点开始,写一篇文章。
&esp;&esp;到这里,考试难度直线上升。
&esp;&esp;而这次的四十五名考生里,要出局十五人,只有三十人能通过县试。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