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陈父身体硬朗,陈母也不怎么操劳,再活三四十年都是有的,以后三个孩子长大了,可以自力更生,养她一个那还不是轻轻松松。
&esp;&esp;陈芳心里算盘打的好极了,陈大哥和陈二哥也没话可说。
&esp;&esp;他们两个不是特别优秀的人,毕业后找工作、分配的房子、娶媳妇的彩礼都是家里操办的,甚至几个孩子都是父母带大的。
&esp;&esp;姐弟三人都是小可怜10
&esp;&esp;陈父一个月工资接近三百块,是属于特别高的一批,他还拿出一部分工资,寄给已经牺牲的战友的家属。
&esp;&esp;陈父有本事,能撑起这个家,陈家两兄弟都靠着陈父活,钱不够了还要求到家里,实在不敢对陈父的决策有任何意见。
&esp;&esp;第二天一大早,陈大嫂和陈二嫂就找到陈芳道歉。
&esp;&esp;看着她们在自己面前低眉顺眼的样子,陈芳心里畅快,娘家就是好。
&esp;&esp;到了工作日,陈家几个大人都出去工作了,祝子期和祝子兰也被带着去学校报了名。
&esp;&esp;平时家里只有陈芳和陈母以及祝杰在。
&esp;&esp;或许是从陈父那里得到了灵感,陈芳开始树立好妈妈的人设,对三个孩子上心不少。
&esp;&esp;在陈家的关注下,她也不敢让祝子兰帮忙干活了。
&esp;&esp;烈士遗孀这个身份有利有弊,好的在于,她得到了陈父的认可,在陈家可以一直生活下去。
&esp;&esp;不好的就是,她会被这个身份束缚,不能轻易改嫁。
&esp;&esp;祝子期不由得感叹,陈芳真是把趋利避害演绎到了极致。
&esp;&esp;嫁给李大双后,她没了娘家支持,依靠李大双活着,时间久了,就成了附属品。
&esp;&esp;所以两个女儿被欺负的时候,她第一反应是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和李大双分开,并把锅丢给两个女儿。
&esp;&esp;现在她发现在父亲这里,烈士遗孀的身份这么好用,很快又转变成好妈妈。
&esp;&esp;而且陈家有定时打扫卫生的保姆,做饭又是陈母一手把持,陈芳只用洗自己和孩子的几件衣服,说说好听话就行。
&esp;&esp;她的日子过得非常自己,两个嫂子羡慕不已,但有陈父的话在,她们也只敢私下说几句。
&esp;&esp;——
&esp;&esp;祝子期入学后,适应良好,老师教的东西她都熟的不行,次次考试都能拿到满分,成为老师喜欢的优等生。
&esp;&esp;一转眼,就到了年底,陈家热闹起来。
&esp;&esp;陈父的战友很多,每天都有不同的人来拜访,送的礼物也是五花八门,基本年货都不用再买了。
&esp;&esp;小学期末考试结束后,祝子期就闲了下来,哥哥弟弟们报团出去玩,几个姐姐扎堆做手工、缝衣服。
&esp;&esp;她都不感兴趣,但也不想显得太另类,于是凑在陈母身边帮忙。
&esp;&esp;因为陈父的战友朋友太多,每次来都要好好招待,陈芳是个中看不中用的。
&esp;&esp;今年也不巧,厨房帮工的婶子家里有事,早早回去了。
&esp;&esp;眼看过年了,这关节眼上不好找人,厨房所有活计都落到了陈母身上。
&esp;&esp;祝子期前世看着尚泽做了那么多次菜,虽然自己动手做出来的还是不好吃,但烧火洗菜还是会一点的。
&esp;&esp;“厨房烟大,子期你快跟着姐姐们去玩。”陈母看到她进来,摆了摆手让她出去。
&esp;&esp;祝子期坐在灶台前,老老实实道:“我笨手笨脚的,总是把衣服戳破,姐姐们都不让我碰了。”
&esp;&esp;这是实话,祝子期对缝补衣服也不太擅长,她虽然能控制力气,但没那个耐心,经常感到烦躁。
&esp;&esp;“那你坐这里等着,外婆给你好吃的。”陈母笑着摸摸她的头,递给她一块卤牛肉。
&esp;&esp;陈家不缺吃的,两天一顿肉是最基本的,过年的时候,伙食会更好。
&esp;&esp;“妈,我腰有点疼,先回去歇着了,让子期给你烧火。”陈芳看到祝子期过来,眼睛放光。
&esp;&esp;她才不想坐着烧火,屋里有那么多好吃的,再不济,躺着休息也行啊!
&esp;&esp;陈芳动作麻利跑了出去,陈母无奈摇摇头。
&esp;&esp;陈母性格温和,对几个孙子辈的孩子们都很宠爱,舍不得让她们进厨房帮忙,通常是带着儿媳妇和女儿的。
&esp;&esp;这下陈芳跑了,祝子期更有理由留下了。
&esp;&esp;她坐在灶台前,向陈母保证,她烧火很有水平的。
&esp;&esp;洗菜备菜的工作陈母和陈芳已经做完了,剩下的就只用把它们炒一炒。
&esp;&esp;很快,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就做好了。
&esp;&esp;因为来了客人,一家子这么多人坐在一起太多了,陈父分了两桌。
&esp;&esp;一桌是陈父陈母和陈芳陪着客人,另一桌是八个孩子。
&esp;&esp;大人那一桌喝了酒,等把人都送走,陈父就醉醺醺的回房间休息了。
&esp;&esp;陈母和陈芳就着做饭时烧的热水刷锅洗碗。
&esp;&esp;“砰”一声巨响,引得午睡的祝子期醒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