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桃花流水杳然去 > 68 神医三(第1页)

68 神医三(第1页)

68神医(三)

◎箭在弦上发了一半,门口忽然有人敲门。◎

终于到齐老爷大寿这一日,孙芳馥择了几个绣娘跟她一块上门送礼。

苏静蘅挤在人後,随着孙芳馥走动,遇见人不必说话,只低着头,见着长辈随着孙娘子福福身子,简单应酬过後就入了席,待在角落简单吃些东西。

当日宴席做得不大,来的都是齐老爷亲友学生之徒,院内院外摆了几桌,苏静蘅吃得高兴,期间没少喝两口酒,饭席将将结束,忽见门口来了一行身着官衣的人,为首的捧着一道圣旨,一声高喝,院内宾客哗啦啦当即跪了一地。

宣旨之人说的尽是些苏静蘅听不懂的话。

不过再不识字也能听明白那圣旨的意思,大概是说齐老爷这些年为朝廷操劳,厥功甚伟,皇上太後惦记着他身体,赏了许多名贵药材,又加封其官位,赏赐金银珠宝若干,老爷夫人领了圣旨,在周围人啧啧惊叹声中,苏静蘅方才对这位齐老爷的身份有了些设身处地的了解。

像她这样的小民,平日哪有机会见到官老爷,活了十几年,见到衙门里的那些着官衣吃官粮的人,一样是两只眼睛一只鼻子一只嘴巴,只要不故作严肃叫喝百姓,她从来不怕他们。

今天迷迷糊糊跟着衆人下跪,听着诵读圣旨的声音回荡在齐府之中,偷偷擡眼瞄了一下,看见两边护卫双目圆瞪,霸气侧漏,心里觉得有些骇然,酒意瞬间清醒,心道这里住着的人果然还是跟那衙门高堂里的人不一样。

平日待人没有官架子,像家里的长辈,对待小辈平易近人,不轻易发怒,以至于她每次见了老夫人都能大着胆子与其说话玩笑。

前一会儿和老夫人相见,她还招呼自己去拿了点糖吃,话里话外托孙娘子多照拂她,把她当做还没出阁的小丫头照看。

从前当这是件寻常事,如今才知道是殊荣备至。

等宣旨的人散去,苏静蘅站起身来跟着人群走动,一时与孙娘子分开,四处转悠再去寻她,没想到在人群里又遇见那个老道士。

老道士喝酒喝得正开心,见了她,拿着酒壶跌跌撞撞走过来,问:“苏娘子好呀,真巧,又见面了,你相公这几日身子可好?何时用得着老道的,尽管来找我……”

随後打了个饱嗝,鼻尖通红,眼角泪花都醉了出来。

苏静蘅问:“你怎地进这里来了?”

“大人仁心,准我等小民进府贺寿,吃酒同乐。”

老道士不觉她的问题冒犯,笑嘻嘻地说,“待会儿还请我一同看戏,你可留下来一起?”

“我不过是来送绣坊的贺礼留着吃了顿饭,哪有资格与老爷夫人一块看戏。”

苏静蘅道。

今儿结束,她相公便来接她了,之後有三天假,三天过後再来领月钱还有後面几日的活儿,下午的戏便是叫她看她还不想看呢,看别人唱戏,哪有回家找元渺她们玩有意思。

老道士说:“这样真是可惜了,今日请的是本地有名的戏班,唱的也是平日听不着的戏——”

苏静蘅转头就走,同他说:“那您老可一定要好好听戏,改明儿再见,可指望着您说给我听。”

老道士仰头闷一口酒说:“行!下次再见说给你听!”

目送着她离去,竖起手指掐指一算,又自言自语道:“哪要我去说,小姑娘这次听不了这戏班的戏,以後有的是机会听……”

回到绣坊宁知序已经在厅堂内等着,天实在太热,这段日子他又黑了一些,不似初见时那般白净,不过依旧好看。

人瞧着也更加坚实,两人见面不管三七二十一抱上一抱,宁知序揽住她的腰,带着她转了个圈才放下她,收拾好包袱离开绣坊,按规矩先去跟秦明希打声招呼。

老道士没回来,苏静蘅这才听秦明希说那老道士与齐老爷似乎早年就已经相识,他口中的“友”正是齐府二位。

当朝律法严格,齐老当官时不方便与道士和尚之类结交,所以早些年两人相识之後并无太多交集,等他回乡做个闲云野鹤,两人才有机会同席而坐。

这麽说来老道士的来头还挺大。

怪不得他这麽傲气。

苏静蘅不得不承认自己有些势利,一听到他与齐老相识,对他顿时有所改观,甚至竟然敢想他是个风流不羁的世外高人,从前招摇撞骗并非故意而为,只是行走江湖身不由己,实际真有本事救苦弭灾。

真是……

一定是脑子被热糊涂了,怎麽好端端地替他开脱起来?

苏静蘅摇摇头将这想法从脑海中驱赶出去,回到家第一件事先去洗漱,之後便躺在床上等宁知序做解暑绿豆汤给她喝。

新铺的凉席质地光滑,躺上去如触冰肌玉骨,暑气顿消。

她躺作一个“大”字,等躺着的地方捂热了,又在床上滚来滚去,抱着“竹夫人”哼点小曲,看着窗外景色,心里畅快得不得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