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那些信,身份不必怀疑,一切已有定论。
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放下,事後两个人想起自己的表现都觉得好笑。
从前一天就开始紧张,觉得要大事不好,事到临头果然不妙。
还没进京脸已经丢完啦!
当然,除了丢脸之外苏静蘅心里颇得安慰。
她原本担心自己平民出身,从前读的书少,到京城会立不住跟脚,现在看宁知序和她差不多,就彻底放心了。
都是没见过什麽世面的人,谁也不比谁厉害多少。
大不了到时候因为丢人一块被赶出京城回洛城老家种地,什麽荣华富贵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两个人待在一块。
见到太子殿下的第二天苏静蘅带着宁知序去拜访了住在穆阳的舅舅和姨母。
一个在城东一个在城西。
姨母嫁了个老实的读书人,两口子很和善,知道苏静蘅此番京城之行的原因吓了一跳,却也没过多谄媚,请他们在家吃饭,临走前拉着苏静蘅的手嘱咐道:“你可千万不要担心你在京城没有亲人,我家阿明在那儿,你到京城一定要去找他,那是你哥哥,你在京城也是有靠山的!不要怕麻烦,有什麽事记得给我们写信,你娘走了,就拿我当你的娘,缺什麽一定跟我们说!”
苏静蘅含泪应下。
到舅舅那儿喝了几口茶,问问近况知道一切安好也就放心,翌日上路,继续往京城去。
越走越近,越近越担心。
进城前一天两个人又抱在一块互相安慰:
“没事。”
“没关系。”
“不要紧张。”
“不要害怕。”
“没什麽大不了的。”
“丢人就丢人了,谁这一辈子没丢过几个人呢?”
“要是被赶出去了咱们就用黑灰把脸糊上然後一路讨饭回去吧,这样就没人认得我了。”
“其实不必扮乞丐,假装是外邦人就行了,我们大昭有好些肤色深沉的外邦人。”
“真的吗?去京城能不能看见?我还没见过外邦人呢!”
“应该能。”
“……”
两个人不断假设自己紧张出糗的样子,到京城那一日直接被送进宫里,等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宁知序扯着嗓子问:“不是要现在宫外落脚,收拾一下再进宫吗?怎麽直接就去了?”
完了完了,心里想好的词到眼下全忘了!
见到太後皇上要说什麽来着?
真的完啦!他不记词啊!还想到落脚的地方偷偷在手上胳膊上写点提点的词以免到时候说不上来话,现在直接进去,哪有机会准备!
太子安抚他们说:“皇祖母想你们想得紧,早些去见她好让她安心,表弟弟妹不要害怕,皇祖母为人和善,你只当她是普通人就好。”
“……”
话落没有人应,太子骑马走到马车身边掀开帘子,发现两个人仓促拿着毛笔揭开对方的袖子帮忙在手臂上写字,眯眼仔细一看,都是些“太後万福金安”之类的话。
实在忍不住觉得好笑,苏静蘅和宁知序红着脸实话实说:“我们真有些害怕,说错话不会掉脑袋吧?要是出了事太子殿下到时候一定要救我们啊,我们还不想死!”
太子仰天大笑,眼角挂着笑出来的泪跟他们保证:“放心!一定不会让你们把命交代在这里,此番回来是要受封赏的,哪会叫你们这麽容易就死在这里呢?都恨不得把你们当个宝才对!”
这样有意思的人,皇祖母一定喜欢!
苏静蘅和宁知序于是不说话,哆哆嗦嗦进宫,所幸太子没骗他们,老太後果真是个极为和善的人,一见到他们张开臂一边掉眼泪一边喊着“乖孙孙”,双双揽进怀里好一阵疼爱。
不要他们说太多的话,只听着就好,皇上太後问起来就如实回答,三两句话说个大概,一群人心里就有数了。
宁知序也确实与皇上长得有几分相像,比太子还像一些,以至于刚如宫前几日他的眼睛鼻子嘴巴都成了宫里人说道的对象。
对于一般人家来说,外甥长得像舅舅那没什麽稀奇的,但在皇家,谁长得跟皇帝相像那就是有福气,天大的福气!
又是太後心尖上的人,想结交的人自然从宫内排到宫外。
在一群妃子公主命妇中间,苏静蘅是话最多的那个,谁都要请她喝茶赏画,顺便问问她跟宁知序在民间的故事,不出一个月名声远扬,哪位宫妃命妇若是没见过她,都要觉得自己脸上无光,在京城里混不下去。
比起宁知序袭爵受封之後面对的那些烦人的应酬,她玩起来简直是得心应手,每天早上两手空空地出门,跟一群姐姐妹妹说话聊天,读书写字,赏花看戏,晚上带一堆东西回家,躺在床上摸着吃得圆滚滚的肚子大喊:“好累呀!”
然後闭上眼睛一觉睡到天亮,再睁眼继续两手空空地出门溜圈。
之前的担心到眼前全都一扫而空。
读过书,对于诗词能说得上一二,字迹不算漂亮但十分工整,在一群夫人小姐面前就不算差,更别说她还是刺绣的好手,再加上生长在民间见过许多闺阁里小姐不知道的事情,聊天时挑一些有意思的说,便足够让她们好奇追问。
肚子装着的故事有好几缸,每天说一个够她说一年的,苏静蘅颇有信心,在京城的这些日子定不会出差错,她只管高高兴兴地玩就是了,至于宁知序那边,一定也没问题,她相信他。
【作者有话说】
明天最後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