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班一下子就安静下去了,注意力全在李博文这一圈里,隔壁六班嘈杂的喧闹声听得清清楚楚。
第一张,数学卷。
第一大题第一小题,勾!
气氛一下子就变了。
第一大题第二小题,勾!
大家全都凑得更近了点,把最中心的李博文挤得四处推拉人,“别靠这麽近!太暧昧了大家!”
大家不走心地笑两声,视线齐刷刷地瞄着答题卡。
这帮人也是挺有意思,自己整页全对,而林泽与不过才对了两道小题,却好像他这两小题的含金量远高于他们,难度也大大超过他们,观望着还观望出紧张来了。
第三小题,勾!
第四小题,勾!
第一大题全对!
“卧槽!”有人没忍住感叹了句,指着他这题,“这用的不是初中学的公式吗?也太麻烦了这不得算死?!居然还真的套出来了?”
套是能套,但山路十八弯,计算量极大,一道小题把答题空间占得满满当当,难怪林泽与从第一道小题就收着字体大小,四道小题下来,密密麻麻,堪比微雕艺术。
“字写这麽小,还能看清楚,这字真牛!”
相比其他男生,林泽与的字确实是异常成熟大气,没有歪七扭八狗爬样,不会偏旁和偏旁尸首分离几个字糊在一起,更不会把写错的字涂成个黑饼。即使是写在一张空白纸上也不会因为没有横线找不着北。
他这字被不少人夸过,以为他练过什麽字帖,初中的时候还被班主任抓去写板书,但其实这字迹纯野生,要他练字他不一定能静得下这个心。
那一道大题像是一块敲门砖,敲开了大家对他的期待值,虽然方法笨了点,但能做出来已经实属不易。原本只是来看热闹的人现在的态度都稍变,说不清是什麽原因,都莫名有点激动,催着李博文快点批。
第二道依然全对。
方法仍然是初中那套。
这群自视甚高的学霸们平日里经常翻各种专业书,研究各种冷门超纲,复杂难度大的解题公式,要的就是比别人快一步。
应试教育下,他们或许很少去想数学的本质,常常挂在耳边的,就是那句“最後的大题是分水岭把人筛选开”“一分干掉千万人”,所以默认了数学是束之高阁的学科,是天才的游戏,高深而难测,如同高山,只可仰望。
便捷的公式用惯了,不会有人求个100×100的算术题还去把100个100提出来相加。
而林泽与“以卵击石”的解题方法,或许都稍稍让人感受到了那股无形的力量,即使渺小,但却存在,虽然困难,但或许真有成功登顶的那天。
第三大题还是全对,毫无疑问,仍然是最笨的办法。
有人去看林泽与,但发现他不知道什麽时候已经离开了,大家都在等着他的最後结果,可他自己却是最轻松最不在意的那个。
走廊。
林泽与半倚在围栏上,手里拿着的是苏可意新给他梳理的笔记本。
他习惯性地想把本子卷起来抓手心里,刚起了个边,掀眼看了下对面的苏可意,默默松开了。
贺嘉卉已经从办公室回来,面上和去的时候差不多表情。
但贺嘉卉从小到大都是老师眼里标准的好学生,认真仔细,不骄不躁,文静老实不闯祸,交代给她的任务都能完成。
成绩虽然不是特别亮眼,但也是中规中矩,只不过是因为在江中,要放在其他普高,那绝对是名列前茅。
这是她第一次因为成绩被喊话,估计心里挺不好受的。
苏可意想再陪陪她,趁林泽与没注意的时候吸氧一样用力看了他一眼,然後就急匆匆说拜拜,转身回去,林泽与刚张开的口一个字还没说,就这麽合上了。
盯着她的背影,林泽与在原地站了会儿,以为她会去而复返,可都等了三分钟了,连个人影没瞧见,他低头看看手里的笔记本,仍然用心,仍然赏心悦目方便傻子理解。
可他望着她离开的方向,忍不住想:
感情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