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高中前世记忆闪现
稻田里的泥水漫过帆布鞋时,周漾正被三叔手把手教着插秧,手机在田埂上震得草叶乱颤。
导演林辞的声音裹着电流炸开:"周工!我们来拍你教老乡盖房子怎麽样?"她直起腰,後腰传来酸胀,望着远处正在搭屋顶的竹架笑出声:"要不拍我被老乡教还差不多!"
清晨的阳光穿透竹编斗笠,周漾仰头盯着李大叔摞瓦片的动作,摄像机在五米外无声转动。
"丫头,这瓦得斜着放,雨才能顺着走。"李大叔布满老茧的手掌压住瓦片,腕部青筋暴起,竹梯突然发出吱呀声。
她踮脚递上瓦片时,指尖触到青瓦边缘细密的刻痕:"这像我们做建筑模型时的防滑纹!"话音未落,掌心里的瓦片突然打滑。
李大叔一把捞住,浑浊的眼珠转了转:"你们城里人做模型用胶水,我们用三百年的刻痕。"
周漾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刻痕,忽然脱口而出:"榫卯结构也是这样,不用钉子就能。。。"话到嘴边戛然而止,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靖和年间的南襄城古寺里,江怀月(周漾化名)正握着刻刀,在梁柱上雕刻着复杂的榫卯图案。"师父,这样真的能加固吗?"小徒弟陈浅仰着稚嫩的脸庞问道。江怀月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着说:"这是《营造法式》里的古法,只要榫卯严丝合缝,千年都不会倒。"
"丫头?丫头!"李大叔的喊声将周漾拉回现实。她看着手中的瓦片,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前世的自己。那些被深埋的记忆碎片,随着榫卯结构的重现,正在一点点拼凑完整。
午後的阳光粘稠如蜜,周漾蹲在竹篱笆边看老张头编墙。竹片在老人手中翻飞,劈开的纤维泛着雪花般的白。当桐油泼上竹墙,金棕色的液体顺着经纬流淌,她突然掏出平板电脑:"这种编织结构和我们工作室做的生态幕墙原理相通!"
老张头抹了把汗,竹刀敲了敲她的平板:"别拿洋玩意儿唬我,你这电脑能算出竹篾泡水要泡几天?"
周漾盯着竹墙上交错的纹路,又想起了前世在工部的日子。那时她女扮男装,日夜钻研营造之术,只为了能让建筑更坚固,更长久。可当身份暴露,江家因她惨遭灭门,她在逃亡前最後一次抚摸着亲手修复的古寺梁柱,刻下了"人间至味是团圆"的绝笔。
"周工!"三叔的喊声打断了她的思绪,"村委会老宅那边出了点问题,你快来看看!"
周漾起身时,帆布包上的钥匙串叮当作响。那是她用十年前攒的瓶子钱买的包,此刻却仿佛带着前世的重量。当她赶到老宅时,看着摇摇欲坠的梁柱,几乎是下意识地说道:"用榫卯加固法,就像。。。"她顿了顿,"就像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
话一出口,她自己都愣住了。这些记忆,究竟是从何而来?
二丶校友会上的"空瓶往事"
周漾回到县城古老街巷里吃米线,偶然遇到了高中时期的班主任,班主任得知她正在休假,便邀请她参与了高中校友会,意外的是另外一位嘉宾她的大学同学又是现在工作上的合作夥伴赵涔亦也参加了。
两人高中的时候从陌生到因为体育器材室的钥匙相识,到南大建筑系建筑学的同学再到如今的合作方,这段经历充满了命运的安排和缘分的惊喜。
赵涔亦,那个与她有着诸多交集的人,他是高一年级举家搬到云城的转学生,高中时两人因体育器材室的钥匙而相识,後来又一同考入南大建筑系,如今更是成为工作上的合作夥伴,命运似乎总在不经意间将他们牵在一起。
校友会当天,周漾换上校方提供的白蓝条纹校服,当衣服穿在身上的那一刻,她仿佛瞬间穿越回了那个青涩的年纪。
她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漫步在校园的小道上,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还是记忆中的模样,可又多了几分岁月的痕迹。
周漾套上泛黄的白蓝条纹校服,胸前别着褪色的校徽。礼堂里此起彼伏的快门声中,班主任李老师突然举起保温杯:"同学们知道吗?周漾当年捡的矿泉水瓶,连起来能绕操场三圈!"台下爆发出哄笑,前排几个女生凑在一起窃窃私语。
"李老师,这事儿您还记得啊!"周漾笑着接过话筒,"当时校门口小卖部的老板看见我就绕道走,生怕我又去翻他的回收箱。"她从口袋里掏出个皱巴巴的塑料袋晃了晃,"现在看到空瓶子还是忍不住想捡,这毛病算是改不了了!"
轮到赵涔亦分享时,台下瞬间安静下来。他倚着讲台,校服袖口微微卷起,露出腕间若隐若现的腕表:"其实你们周学姐操场边捡的矿泉水瓶,我贡献了不少。"他目光扫过周漾,嘴角勾起极浅的弧度。
周漾挑眉反击:"某些人上课偷看篮球杂志,高考还能考全省前十,简直天赋异禀。"台下响起此起彼伏的"哇"声,前排男生兴奋地戳着同伴:"这是什麽神仙同学!"
“李老师!"周漾晃了晃口袋里皱巴巴的塑料袋,"现在看到空瓶还想捡,上次在工地,赵总监的百岁山都没能逃过我的魔爪!"掌声中,赵涔亦走上讲台,校服袖口露出半截腕表:"各位知道吗?我们班男生的矿泉水瓶,高三那年都被她承包了。"
他突然看向周漾,嘴角勾起十七岁时没有的弧度:"到了南大更夸张,我在图书馆自习,转头发现她在收整个楼层的瓶子。最绝的是有次设计课,她用三百个饮料瓶做了个生态凉亭模型。"
扎马尾的学妹举手:"学姐高三那麽忙,还有时间捡瓶子吗?"周漾狡黠一笑,指着礼堂顶灯:"这灯罩弧度,和我当年捡到的限量版可乐瓶一模一样!捡瓶子就是我的解压神器,捡到完整的就像解出最後一道大题!"
散场时,在香樟树在头顶沙沙作响。赵涔亦递来瓶冰镇矿泉水,瓶身凝结的水珠滴在两人校服交叠的阴影里。"当年你要是肯收我'赞助'的瓶子,早去美院了。"他拧开瓶盖时,顺手递给她。
"那多没意思?"她仰头灌了口水,水珠顺着下颌滑落,"每个瓶子都有故事。就像你当年在器材室看篮球杂志,我还以为你是个高冷学神,结果大学报到那天。。。。。"
"结果发现高冷学神和捡瓶狂魔成了同班同学。"赵涔亦接话,声音被风揉碎在操场塑胶跑道上。
远处,节目组的摄像机静静记录着:两个穿着校服的成年人,影子被夕阳拉长,与十七岁那年错过的黄昏渐渐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