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重逢
纽约的夜,如同一幅深蓝色的抽象画,星辰是随意点缀的金色颜料。
赵涔亦坐在窗边,指节轻叩玻璃杯壁,清脆的声响与慵懒的爵士乐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故事。
窗外,城市的灯火璀璨,宛如银河倾泻,肆意流淌。
周漾坐在他对面,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他无名指第二关节处那道浅疤上。
记忆瞬间如潮水般涌来,那是大学时光里,赵涔亦在模型室为完成建筑模型,不小心被美工刀划伤留下的印记。
那时,他们怀揣着对建筑梦想的炽热追求,每天沉浸在模型室,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手中的图纸和模型材料。
“那天我收拾好三脚架准备出门,林教授的车直接堵在宿舍楼下。”赵涔亦开口,声音低沉而充满感慨。
他端起酒杯,威士忌里的冰球折射出细碎的光,在他眼底跳跃,将他眼底的纹路切割成不规则的几何图形,“他说如果我十二小时内赶不上苏黎世的航班,MIT联合培养的名额就会给陈禹。”
周漾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亚麻桌布,指尖泛白。2017年6月15日的那场暴雨,仿佛又在她的记忆里倾盆而下。
那天,她穿着租来的学士服,满心欢喜地站在礼堂门口,阳光洒在她身上,却暖不了她逐渐冷却的心。
她从白天等到暮色四合,手机里最後一条信息还停留在“你会来参加毕业典礼吗?”可直到天空被夜色完全笼罩,那个熟悉的身影始终没有出现。
而阿尔卑斯山脚下的竞赛基地里,赵涔亦的手机被锁进铁皮柜。
当他终于拿到作品集寄往康奈尔的回执单,才发现邮箱里躺着周漾三十七条未读消息——最後的红点停在“我收到雪城大学录取通知了”。
他疯狂拨出那个烂熟于心的号码,听筒里只剩机械的提示音。
“雪城的冬天真冷啊。”周漾摩挲着骨瓷杯沿,杯口腾起的热气模糊了睫毛,“图书馆三楼的暖气总不灵光,我改图时总盯着窗外,盼着能看到熟悉的身影。”
她记得某个阴天,那件深灰色大衣在雨幕中一闪而逝,等追到窗边,只剩梧桐叶在积水里打着旋。
赵涔亦微微仰头,喉结滚动,像是在吞咽下那些年的遗憾与无奈。
落地窗外,悠远的汽笛声传来,像是一声叹息。周漾突然想起自己为申请雪城大学建筑研究生所付出的努力。
早在一年前,她就开始精心规划作品集,深知在申请中,作品集是核心,必须注重逻辑性和技术表达。
雪城大学的M。ArchII项目针对建筑本科背景学生,通常为2年制,需修满约60-70学分,总学费约50-60万(2年)。再加上住宿与生活费约11-15万年,杂费与保险约2-3。6万年,总费用约32万-43万人民币年。
当时的她,为了实现梦想,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本科成绩,将GPA保持在3。0+,同时刻苦学习英语,托福考到了100+。
她凭借着精心制作的作品集《林中书屋》,成功获得了Merit-based奖学金,覆盖了部分学费。在研究生的两年里,除了家里支持的30万,其馀费用都是她通过跟项目补贴等方式自己挣来的。
雪城大学建筑学院整体录取率约40-50%,国际生占比约20-30%,中国学生是主要群体之一。
而且雪城建筑系对中国学生较友好,尤其重视作品集质量和学术背景匹配度。
毕业後,学校提供的实习与职业指导,让她顺利进入了国内有名的建筑设计公司做花洛夏的实习助理建筑师。
而赵涔亦在大五时,在国外母亲的牵线下,于苏黎世进行封闭集训参加国际竞赛,在那里完成了本科论文的开题与创作。
大五那年的6月份,他回来参加毕业答辩,却因没和周漾分在一组,意外错过。
答辩後,他又匆匆出国,准备报考美国顶级建筑学院康奈尔大学的研究生。
毕业後,他在美国国际知名建筑事务所实习丶工作,和母亲一起生活,直到2024年,母亲再次抛下他,前往苏黎世生活,他也离开美国,被繁星集团陆青云看中,高薪请回国,在繁星集团担任建筑商务部总监和建筑技术总指导。
记忆回到现实,周漾想起雪城图书馆的下午,那是2018年4月的某个阴天,天空灰蒙蒙的,像一块巨大的铅板压在城市上空。
她在三楼窗边改图,窗外的风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恍惚间,她似乎见过一件相似的深灰色大衣在人行道上一闪而过,那熟悉的背影让她的心猛地一颤,可当她定睛去看时,却只看到空荡荡的街道。
那天,暴雨如注,冲垮了城际巴士的线路。赵涔亦坐在车站长椅上,手里紧紧握着一张被雨水泡皱的便签纸,上面是周漾的手机号码。他的头发被雨水打湿,贴在额头上,雨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便签纸上,模糊了那串数字。他就那样静静地坐着,望着远方,心中满是失落与迷茫。
赵涔亦的拇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布纹路:“伊萨卡火车站的广播永远含混不清。
“第二年春天我去康奈尔做workshop,在伊萨卡火车站听到有人喊你的名字,我以为听错了,转身只看见红色格子围巾飘进34号月台。那天开往多伦多的列车,提前两分钟就消失在暴风雪里。”
壁炉里的橡木突然炸开火花,惊得周漾手中的汤匙磕在杯壁上。
她想起教授办公桌上那些带着苏黎世邮戳的明信片,画面里的天鹅永远朝着北方——就像她藏在行李箱底的枫糖浆,最终都没能寄到那个被雨水泡皱的地址。
“上个月翻新老校区,他们找到在模型室夹层找到大四全班埋下的时光胶囊铁盒。”
赵涔亦掏出那枚铜钥匙,齿痕里还嵌着陈年石膏粉,“你问过我,在里面埋了什麽?。”
周漾的指尖触到冰凉的金属,2015年平安夜的记忆忽然苏醒。
那天,寒风凛冽,他们蜷缩在暖气管道旁,分享着烤栗子。
暖气管道散发着温暖的热气,驱散了冬日的寒冷。
周漾偷偷在玻璃窗上哈气,画出两个交叠的爱心。